×

平均工资是什么意思

  用"平均工资"造句
  •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 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
  • 工资:    gōngzī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 均工:    按日计酬, 临时雇用的工人。     ▶ 《解放日报》1942.2.27: “包工头的临时雇工, 如果是‘均工’(按日计工资), 在机关中工作, 吃机关的饭, 则一般工作很松弛, 每日工作实不足八小时。” II乐工。     ▶ 《新唐书‧李纲传》: “ 周家 均工乐胥不得预士伍, 虽复妙如 师襄 , 才如 子野 、皆继世不易业。”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音乐》: “均工, 乐工也。     ▶ 河间献王 乐语有五均之官。”
  •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九十斤。②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发展ㄧ~分摊。
  • 均工夫:    亦称“ 均土 ”。    ▶ 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徵役的制度。 每户有田一顷, 则出丁夫一人, 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 田不足一顷的户, 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 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 后为里甲制所代替。 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相关词汇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
        工资:    gōngzī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均工:    按日计酬, 临时雇用的工人。     ▶ 《解放日报》1942.2.27: “包工头的临时雇工, 如果是‘均工’(按日计工资), 在机关中工作, 吃机关的饭, 则一般工作很松弛, 每日工作实不足八小时。” II乐工。     ▶ 《新唐书‧李纲传》: “ 周家 均工乐胥不得预士伍, 虽复妙如 师襄 , 才如 子野 、皆继世不易业。”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音乐》: “均工, 乐工也。     ▶ 河间献王 乐语有五均之官。”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九十斤。②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发展ㄧ~分摊。
        均工夫:    亦称“ 均土 ”。    ▶ 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徵役的制度。 每户有田一顷, 则出丁夫一人, 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 田不足一顷的户, 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 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 后为里甲制所代替。 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平均数:    píngjūnshù(1)[average](2)用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得到的商。例如(5+6+7)?=6,6是5、6和7的平均数(3)对一笔款项或一个量取均等数年降雨量平均数1000毫米
        工资分:    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 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
        工资率:    见“ 工资标准 ”。
        平均主义:    píngjūnzhǔyì主张人们在工资、劳动、勤务各方面享受一律的待遇的思想,认为只有绝对平均才算是平等,是个体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
        平均利润: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同量资本, 所取得的等量利润。 是竞争中资本不断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所形成的结果。
        平均地权:    孙中山 所主张的解决 中国 土地问题的方针。 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 主张用徵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 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 所拟办法是: 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 国家按价徵税, 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 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 以防地主少报地价。 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 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平均寿命:    píngjūn shòumìng[average life-span] 指放射性物质全部原子蜕变所需时间的平均值,它为半衰期的1.443倍
        八级工资制:    bājígōngzīzhì[eight grade wage scale] 中国一些国营企业实行的工资制度,按年龄、技术把工人分成八级,根据级别发给不同的工资
        名义工资:    míngyìgōngzī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反映出工资的实际水平,因为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可以因物价的涨跌而降低或上升。参看〖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    shíjìgōngzī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购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参看〖名义工资〗。
        工资总额: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 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 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 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工资标准:      1.  旧称“工资率”。 工资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按工人单位工作时间(小时、日、月)规定的工资额。    2.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各类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师、工程师等)按等级规定的月工资额。
        效益工资:    xiàoyì gōngzī职工基本工资以外,随企业、单位经济效益和本人工作成绩而浮动的那一部分工资。
        计件工资:    jìjiàn gōngzī按照生产的产品合格件数或完成的作业量来计算的工资。
        计时工资:    jìshí gōngzī按照劳动时间多少和技术熟练程度来计算的工资。
        平均差:     平均差拼音:píng jūn chà 注音:ㄆㄧㄥˊ ㄐㄩㄣ ㄔㄚˋ 词语解释◎ 平均差 píngjūnchā[mean difference] 在一个有 n 个元素的统计分布中,存在于各对元素之间的 n(n-1)/2 个绝对差值的平均值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基本解释:反映社会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各期(年)平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或100%)。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mean, median, and mode]数学上,从一连串的数字选定平均值的3种主要方法。算术平均是将数字相加,然后将总和除以表上数字的个数,这是平均最常见的含义。中位数是将表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取最中间的那个数字。众数是在表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平均还有其他类型:几何平均是把表上的所有数字相乘,然后将乘积求根,次数等于数字的数目(例如两个数字便求平方根)。几何平均通常用于指数增长或衰减的情况(参阅指数函数[exponentialfunction])。统计学上,随机变量的平均为其期望值,亦即反复尝试结果(如多次掷骰子)的长期算术平均。
        平均期望寿命:    平均期望寿命 基本解释:人口学中反映人寿命长短的统计指标之一。指人活到某一年龄后还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常简称为平均寿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死亡率降低,平均期望寿命增高。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基本解释:反映社会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各期(年)平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它是计算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akx-]=na1a0×a2a1×……anan-1=nana0式中:[akx-]为平均发展速度,a为各期发展水平,n为期数。
        平均派:    [Leveler]指英国内战和共和时期一个共和派别。此名为其政敌所取,意指拥护该派的人想要”均分人们的财产“。这项活动始于1645~1646年,他们主张统治权归下院(排除国王和贵族),认为男子普选就会使国会真正具有代表性。在新模范军里平均派占了优势,平均派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民协约》(1647),全军会议在帕特尼对这个契约展开辩论,结果却陷于僵局。将领们用武力恢复军纪,结束了平均派的政治势力。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平均利润"什么意思
  2. "平均发展速度"什么意思
  3. "平均地权"什么意思
  4. "平均增长速度"什么意思
  5. "平均寿命"什么意思
  6. "平均差"什么意思
  7. "平均数"什么意思
  8.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什么意思
  9. "平均期望寿命"什么意思
  10. "平均派"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