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 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
- 工资: gōngzī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 均工: 按日计酬, 临时雇用的工人。 ▶ 《解放日报》1942.2.27: “包工头的临时雇工, 如果是‘均工’(按日计工资), 在机关中工作, 吃机关的饭, 则一般工作很松弛, 每日工作实不足八小时。” II乐工。 ▶ 《新唐书‧李纲传》: “ 周家 均工乐胥不得预士伍, 虽复妙如 师襄 , 才如 子野 、皆继世不易业。”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音乐》: “均工, 乐工也。 ▶ 河间献王 乐语有五均之官。”
- 平均: píngjūn① 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二十筐梨重一千八百斤,~每筐重九十斤。②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发展ㄧ~分摊。
- 均工夫: 亦称“ 均土 ”。 ▶ 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徵役的制度。 每户有田一顷, 则出丁夫一人, 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 田不足一顷的户, 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 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 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 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 后为里甲制所代替。 参阅《明史‧食货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