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旧称“工资率”。 工资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按工人单位工作时间(小时、日、月)规定的工资额。
2.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各类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师、工程师等)按等级规定的月工资额。
工资标准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工资: gōngzī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 标准: biāozhǔn①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②本...
- 标准: biāozhǔn①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②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音ㄧ~时。
- 工资分: 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 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
- 工资率: 见“ 工资标准 ”。
- 标准件: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规格生产的零件或部件。 这种零部件能通用在各种机器、仪器、设备、建筑物上, 并具有互换性。
- 标准像: biāozhǔnxiàng[official portrait] 指人的正面半身免冠相片
- 标准化: biāozhǔnhuà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叫做标准化。我国现在通行的有国家标准和部标准(由部一级颁定的标准)两种。
- 标准台: 拖拉机的统一计算单位, 每十五个牵引马力叫一标准台。 如一台三十六个牵引马力的拖拉机就等于2.4个标准台。
- 标准时: biāozhǔnshí①同一标准时区内各地共同使用的时刻,一般用这个时区的中间一条子午线的时刻做标准。②一个国家各地共同使用的时刻,一般以首都所在时区的标准时为准。我国的标准时(北京时间)就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比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零时区早八小时。
- 标准粉: biāozhǔnfěn指一百斤麦子磨出八十五斤白面的面粉。
- 标准语: biāozhǔnyǔ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是全民族的交际工具,如汉语的普通话。
- 标准音: biāozhǔnyīn标准语的语音,一般都采用占优势的地点方言的语音系统,例如北京语音是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
- 八级工资制: bājígōngzīzhì[eight grade wage scale] 中国一些国营企业实行的工资制度,按年龄、技术把工人分成八级,根据级别发给不同的工资
- 名义工资: míngyìgōngzī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反映出工资的实际水平,因为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可以因物价的涨跌而降低或上升。参看〖实际工资〗。
- 实际工资: shíjìgōngzī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购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参看〖名义工资〗。
- 工资总额: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 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 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 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 平均工资: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 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 效益工资: xiàoyì gōngzī职工基本工资以外,随企业、单位经济效益和本人工作成绩而浮动的那一部分工资。
- 计件工资: jìjiàn gōngzī按照生产的产品合格件数或完成的作业量来计算的工资。
- 计时工资: jìshí gōngzī按照劳动时间多少和技术熟练程度来计算的工资。
- 标准大气压: biāozhǔndàqìyā压强的一种常用单位,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百帕。
- 标准时区: biāozhǔnshíqū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每一区跨十五度,叫做一个标准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那一区叫做零时区。以东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东一时区、东二时区…东十一时区。以西经15°,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西一时区、西二时区…西十一时区。以东经180°(也就是西经180°)为中线的时区叫做东十二时区,也就是西十二时区。相邻两个标准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如东一时区比零时区早一小时,西一时区比零时区晚一小时。也叫时区。
- 标准时间: 指采取某种技术措施或使用某种仪器所规定的最佳使用时间。 ▶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 “必须要摸索出新的减压标准时间。 工程师提出了试验方案, 先试验 美国 的减压标准时间, 然后再试验 波兰 的。”
- 工输: 古代巧匠名。 即 公输班 。 ▶ 汉 牟融 《理惑论》: “ 工输 能与人斧斤绳墨, 而不能使人巧。” ▶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 “非有 工输 云梯之械, 智伯 灌激之害, 楚子 筑室之围, 燕 人 济 西之队, 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 ▶ 吕延济 注: “ 工输班 , 古之巧智人也。 作凌云之梯, 以攻 宋 城, 将必取也。”
- 工运: gōngyùn[labor movement] 指由工人组织、参加的运动
其他语言
- 工资标准的英语:pay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