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牲是什么意思

  • 即六畜: 马、牛、羊、豕、犬、鸡。
       ▶ 《周礼‧地官‧牧人》: “掌牧六牲, 而阜蕃其物, 以共祭祀之牲牷。”
       ▶ 郑玄 注: “六牲, 谓牛马羊豕犬鸡。”又《天官‧膳夫》: “凡王之馈, 食用六谷, 膳用六牲。”
       ▶ 郑玄 注: “六牲, 马牛羊豕犬鸡也。”
       ▶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 “此六牲与《牧人》不同。
       ▶ 《牧人》之六牲谓马牛羊豕犬鸡, 此六牲则牛羊豕犬雁鱼也。 盖膳夫之饮食膳羞, 与《食医》之六食、六膳、百羞相应。”可备一说。
  •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    shēng ㄕㄥˉ1)家畜:~口。~灵。~畜。2)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
  • 六犯清音:    明 清 戏曲中串合十数曲为一曲的曲名之一。 此由六曲组成, 故名。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 “曲谱无新, 曲牌名有新……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 而标以总名, 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回肠》、《十二峰》之类, 更觉浑雅。”
  • 六狄: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    ▶ 《周礼‧夏官‧职方氏》: “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 “北方曰貉狄。”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    ▶ 唐 张说 《都督郭君碑》: “皇情西顾, 则九羌舋(衅)鼓;诏书北伐, 则六狄焚旗。”
  • 六牙白象:    见“ 六牙 ”。

相关词汇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shēng ㄕㄥˉ1)家畜:~口。~灵。~畜。2)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
        六犯清音:    明 清 戏曲中串合十数曲为一曲的曲名之一。 此由六曲组成, 故名。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 “曲谱无新, 曲牌名有新……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 而标以总名, 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回肠》、《十二峰》之类, 更觉浑雅。”
        六物:      1.  谓岁、时、日、月、星、辰。    ▶ 《左传‧昭公七年》: “六物不同, 民心不壹……公曰: ‘何谓六物?’对曰: ‘岁、时、日、月、星、辰, 是谓也。 ’”    2.  六币。    ▶ 《周礼‧秋官‧小行人》: “合六币: 圭以马, 璋以皮, 璧以帛, 琮以锦, 琥以绣, 璜以黼。 此六物者, 以和诸侯之好故。”    3.  酿酒所需之六物。    ▶ 《礼记‧月令》: “﹝仲冬之月﹞乃命大酋, 秫稻必齐, 麴糱必时, 湛炽必洁, 水泉必香, 陶器必良, 火齐必得, 兼用六物, 大酋监之, 毋有差贷。”    ▶ 孔颖达 疏: “兼用六物者, 秫稻一, 麴糱二, 湛炽三, 水泉四, 陶器五, 火齐六也。 物, 事也, 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    ▶ 《吕氏春秋‧仲冬》: “兼用六物。”    ▶ 高诱 注: “六物, 秫、稻、麴、糱、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 明 许潮 《武陵春》杂剧: “今是二月花朝节, 正桃花大放之时, 不免驾小舟, 具六物, 往 武陵溪 , 游玩一遭则个。”    4.  佛教之制, 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 一、僧伽黎(大衣), 二、郁多罗僧(中衣), 三、安陀会(下衣), 四、波咀罗(铁钵、木钵、瓦钵等), 五、尼师坛(坐具), 六、骚毗罗(漉水囊, 用以漉去水中微虫), 是名比丘六物, 亦名三衣六物, 三衣亦在六物之中, 然为六物中之主要者, 故特标举之。
        六狄: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    ▶ 《周礼‧夏官‧职方氏》: “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 “北方曰貉狄。”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    ▶ 唐 张说 《都督郭君碑》: “皇情西顾, 则九羌舋(衅)鼓;诏书北伐, 则六狄焚旗。”
        六牙白象:    见“ 六牙 ”。
        六率:      1.   北 周 警卫之制, 设左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 左右旅贲率掌旅贲之士, 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 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 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 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 总称“六率”, 由左右武伯分别统率。 见《隋书‧礼仪志七》。    2.   唐 有东宫六率, 与十二卫分领府兵, 所领军士各有名号: 左右卫率府所领称射乘, 左右司御率府所领称旅贲, 左右清道率府所领称直荡。
        六牙:    谓六牙白象。 佛教谓象柔顺而有力。 “六牙”表示六种神通。 菩萨自兜率天降生, 即化乘六牙白象入胎。 见《瑞应本起经》卷上。 亦为 普贤菩萨 的坐骑。 见《法华经‧普贤劝发品》。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 “后果缠三足, 前因感六牙。”    ▶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 “雷向发其六牙, 珠彩澄其二水。”
        六玉:      1.  谓祭天地四方神所用的六种玉器。    ▶ 《仪礼‧觐礼》: “诸侯觐于天子, 为宫方三百步, 四门;坛十有二寻, 深四尺, 加方明于其上。 方明者, 木也, 方四尺设六玉: 上圭, 下璧, 南方璋, 西方琥, 北方璜, 东方圭。”    ▶ 郑玄 注: “六色象其神, 六玉以礼之。”    ▶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苍璧黄琮, 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阴竹, 九变而祠祖考。”参见“ 六器 ”。    2.  六玉饰。    ▶ 《宋史‧舆服志四》: “毳冕: 六玉, 三采, 衣三章, 绘虎蜼彝、藻、粉米。”
        六爻:    《易》卦之画曰爻。 六十四卦中, 每卦六画, 故称。 爻分阴阳, “-”为阳爻, 称九;“--”为阴爻, 称六。 每卦六爻, 自下而上数: 阳爻称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称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 《易‧系辞上》: “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    ▶ 孔颖达 疏: “言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 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后因以指占卜。    ▶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 “梦短欹孤枕, 忧多问六爻。”    ▶ 清 尹会一 《上车轩先生书》之四: “敬以揆百务之几, 谦以收六爻之吉耳。”
        六王:      1.  指 夏启 、 商汤 、 周武王 、 周成王 、 周康王 、 周穆王 。    ▶ 《左传‧昭公四年》: “夫六王二公之事, 皆所以示诸侯礼也。”    ▶ 杜预 注: “六王, 启 、 汤 、 武 、 成 、 康 、 穆 也。”    2.  指 周 之 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厉王 、 宣王 、 幽王 。    ▶ 《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 唐 孔颖达 疏: “以此二雅, 正有 文 、 武 、 成 , 变有 厉 、 宣 、 幽 , 六王皆居在 镐 丰 之地, 故曰 丰镐 之时诗也。”    3.  指战国 齐 、 楚 、 燕 、 韩 、 魏 、 赵 六国之王。    ▶ 《史记‧秦始皇本纪》: “寡人以眇眇之身, 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 六王咸伏其辜, 天下大定。”    ▶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六王毕, 四海一。”
        六燕:    《九章算术‧方程》: “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 雀俱重, 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 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 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因以“六燕”为铨叙用典。    ▶ 宋 陆佃 《谢权吏部尚书表》: “愿清吏治, 期尽人材。 六燕相亭, 试诠平其轻重;孤鸾可照, 更区别于妍媸。”    ▶ 宋 陆佃 《除中书舍人谢二府启》: “六燕适均, 咸仰权衡之正。”

其他语言

        六牲的韩语:☞[六畜]
        六牲的俄语:pinyin:liùshēng шесть чистых (жер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лошадь, корова, овца, свинья, собака, курица)

相邻词汇

  1. "六燕"什么意思
  2. "六爻"什么意思
  3. "六牙"什么意思
  4. "六牙白象"什么意思
  5. "六物"什么意思
  6. "六犯清音"什么意思
  7. "六狄"什么意思
  8. "六率"什么意思
  9. "六玉"什么意思
  10. "六王"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