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六牙白象。 佛教谓象柔顺而有力。 “六牙”表示六种神通。 菩萨自兜率天降生, 即化乘六牙白象入胎。 见《瑞应本起经》卷上。 亦为 普贤菩萨 的坐骑。 见《法华经‧普贤劝发品》。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 “后果缠三足, 前因感六牙。” ▶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 “雷向发其六牙, 珠彩澄其二水。”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牙: yá ㄧㄚˊ1)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六牙白象: 见“ 六牙 ”。 六燕: 《九章算术‧方程》: “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 雀俱重, 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 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 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因以“六燕”为铨叙用典。 ▶ 宋 陆佃 《谢权吏部尚书表》: “愿清吏治, 期尽人材。 六燕相亭, 试诠平其轻重;孤鸾可照, 更区别于妍媸。” ▶ 宋 陆佃 《除中书舍人谢二府启》: “六燕适均, 咸仰权衡之正。” 六牲: 即六畜: 马、牛、羊、豕、犬、鸡。 ▶ 《周礼‧地官‧牧人》: “掌牧六牲, 而阜蕃其物, 以共祭祀之牲牷。” ▶ 郑玄 注: “六牲, 谓牛马羊豕犬鸡。”又《天官‧膳夫》: “凡王之馈, 食用六谷, 膳用六牲。” ▶ 郑玄 注: “六牲, 马牛羊豕犬鸡也。” ▶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 “此六牲与《牧人》不同。 ▶ 《牧人》之六牲谓马牛羊豕犬鸡, 此六牲则牛羊豕犬雁鱼也。 盖膳夫之饮食膳羞, 与《食医》之六食、六膳、百羞相应。”可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