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板正正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犹言平平正正。
▶ 白峰溪 《明月初照人》第二幕: “她从炕柜里取出一个板板正正的布包。”
2. 形容表情严肃。 如: 李老师 的面孔突然变得板板正正, 顽皮的孩子顿时给镇住了。
- 板板 1. 乘戾, 反常。 &nbs...
- 正正 1. 整齐貌。 ...
- 板正 bǎnzhèng①(形式)端正;整齐:本子装订得板板正正的。②(态度、神情等)庄重认真。
- 板板 1. 乘戾, 反常。 ▶ 《诗‧大雅‧板》: “上帝板板, 下民卒瘅。” ▶ 毛 传: “板板, 反也。” ▶ 孔颖达 疏: “《释训》云: ‘板板, 僻也。 ’邪僻即反戾之义, 故为反也。” 2. 形容表情冷淡、严肃。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若说是有情, 如何眉梢眼角, 不见些些光景, 只是恁等板板地。” ▶ 朱自清 《海行杂记》: “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 面孔仍是板板地, 若有所不屑然。” ▶ 茅盾 《色盲》: “但是 何教官 的猫脸上却是板板地没有一条皱纹。”
- 正正 1. 整齐貌。 ▶ 《孙子‧军争》: “无邀正正之旗, 勿击堂堂之陈。” ▶ 曹操 注: “正正, 齐也。” ▶ 元 罗爱卿 《凌虚阁避暑玩月》诗之四: “曲曲栏干正正屏, 六铢衣薄嬾来凭。” ▶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 “一夫倡言, 万人接响, 其旗正正, 其鼓堂堂。” 2. 恰好, 正好。 ▶ 《西游补》第二回: “我这一日当班, 正正立在那道士对面, 一句一句都听得明白。”
- 光板板 平而裸露貌。 ▶ 沈从文 《王谢子弟》: “他摸摸自己光板板的肥下巴。” ▶ 克非 《春潮急》二: “ 李克 一看, 还是光板板一大块地, 将鼻绳一带, 拉着水牯走过去道: ‘我来帮你犁。 ’”
-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因以“板板六十四”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 老先人板板 方言。 原指祖先牌位。 俗转以称长辈, 犹老祖宗。 ▶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三姑娘奔到老汉面前, 神色严肃地凑着老汉的耳朵, 大声说: ‘老先人板板, 你默倒我今天请你就只为了吃么?’”参见“ 老祖宗 ”。
- 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解释】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示例】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的道理说出来,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清·刘鄂《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拼音码】ttzz【灯谜面】大厅中央挂楷书【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英文】strong and well-disciplined
- 方方正正 fāngfāng-zhèngzhèng[square] 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他的方方正正的粗俗的鼻子
- 正正堂堂 形容正大光明。
- 正正气气 正派。
- 正正经经 ①严肃而认真。②又作:堂堂正正。
- 板栗 bǎnlì栗子。
- 板桌 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 ▶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 “我转脸向了板桌, 排好器具, 斟出酒来。” ▶ 茅盾 《子夜》十三: “老太婆愈说愈愤激, 不哭了, 摸到板桌边擦一根火柴, 点着了煤油灯。”
- 板桐 古代传说仙人所住之山名。 ▶ 《楚辞‧严忌<哀时命>》: “揽瑶木之橝枝兮, 望 阆风 之 板桐 。” ▶ 王逸 注: “ 板桐 , 山名也。” ▶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 “蝉蜕弃秽累, 结友家 板桐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 昆仑之山 三级: 下曰 樊桐 ,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 一名 阆风 ;上曰 层城 , 一名 天庭 。”
- 板材 板材拼音:bǎn cái 注音:ㄅㄢˇ ㄘㄞˊ 词语解释◎ 板材 bǎncái(1) [panel]∶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如胶合板、金属板、混凝土板,塑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2) [slab]∶厚的毛坯木板(3) [plate]∶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 板桥 木板架设的桥。 ▶ 《墨子‧备城门》: “为斩县梁, 聆穿, 断城以板桥。” ▶ 孙诒让 间诂: “连板为桥, 架之城堑以便往来。” ▶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浑河》: “跨河板桥甚敧, 行者率猿臂渡, 毛骨尽竦。” ▶ 《红楼梦》第十七回: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 度过桥去, 诸路可通。”
- 板权 即版权。 也称著作权。 通常指个人或法人对其文学、科学和艺术等作品的某些独占权利。 这些权利, 非经本人许可或转让, 或法律许可, 他人不得行使。 ▶ 鲁迅 《书信集‧致孙用》: “印成后向例取板权税(几成我不知道), 但仍须作者常常作信索取。”
- 板桩 bǎnzhuāng[sheet pile] 用板做的桩
- 板本学 研究书籍不同版本的年代、特徵、差异及鉴别其真伪、优劣之学。 ▶ 叶德辉 《书林清话‧板本之名称》: “雕板谓之板, 藏本谓之本, 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自雕板盛行, 于是板本二字合为一名……自 宋 尤 袤 遂初堂 、 明 毛晋 汲古阁 及 康 、 雍 、 乾 、 嘉 以来各藏书家齗齗于 宋 元 本旧钞, 是为板本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