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古代传说仙人所住之山名。
▶ 《楚辞‧严忌<哀时命>》: “揽瑶木之橝枝兮, 望 阆风 之 板桐 。”
▶ 王逸 注: “ 板桐 , 山名也。”
▶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 “蝉蜕弃秽累, 结友家 板桐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 昆仑之山 三级: 下曰 樊桐 ,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 一名 阆风 ;上曰 层城 , 一名 天庭 。”
- 板 1)(⑥闆)bǎn ㄅㄢˇ2)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
- 桐 tóng ㄊㄨㄥˊ1)〔泡(pāo)~〕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
- 板桥 木板架设的桥。 ▶ 《墨子‧备城门》: “为斩县梁, 聆穿, 断城以板桥。” ▶ 孙诒让 间诂: “连板为桥, 架之城堑以便往来。” ▶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浑河》: “跨河板桥甚敧, 行者率猿臂渡, 毛骨尽竦。” ▶ 《红楼梦》第十七回: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 度过桥去, 诸路可通。”
- 板桌 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 ▶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 “我转脸向了板桌, 排好器具, 斟出酒来。” ▶ 茅盾 《子夜》十三: “老太婆愈说愈愤激, 不哭了, 摸到板桌边擦一根火柴, 点着了煤油灯。”
- 板桩 bǎnzhuāng[sheet pile] 用板做的桩
- 板栗 bǎnlì栗子。
- 板梯 木板制的梯子。 ▶ 《墨子‧备蛾傅》: “薄门板梯狸之, 勿筑, 令易拔。”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 秀水 县署有 爱日楼 , 板梯久毁。”
- 板板正正 1. 犹言平平正正。 ▶ 白峰溪 《明月初照人》第二幕: “她从炕柜里取出一个板板正正的布包。” 2. 形容表情严肃。 如: 李老师 的面孔突然变得板板正正, 顽皮的孩子顿时给镇住了。
- 板棚 木板搭的棚子。 ▶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 舜爷 的百姓……有的坐着木排, 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
-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因以“板板六十四”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 板楯蛮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 秦 汉 时分布在当时的 巴郡 一带。 ▶ 《后汉书‧桓帝纪》: “ 白马羌 寇 广汉属国 , 杀长吏, 益州 刺史率 板楯蛮 讨破之。” ▶ 李贤 注: “ 板楯 , 西南蛮 之号。”参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 板板 1. 乘戾, 反常。 ▶ 《诗‧大雅‧板》: “上帝板板, 下民卒瘅。” ▶ 毛 传: “板板, 反也。” ▶ 孔颖达 疏: “《释训》云: ‘板板, 僻也。 ’邪僻即反戾之义, 故为反也。” 2. 形容表情冷淡、严肃。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若说是有情, 如何眉梢眼角, 不见些些光景, 只是恁等板板地。” ▶ 朱自清 《海行杂记》: “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 面孔仍是板板地, 若有所不屑然。” ▶ 茅盾 《色盲》: “但是 何教官 的猫脸上却是板板地没有一条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