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本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研究书籍不同版本的年代、特徵、差异及鉴别其真伪、优劣之学。
▶ 叶德辉 《书林清话‧板本之名称》: “雕板谓之板, 藏本谓之本, 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自雕板盛行, 于是板本二字合为一名……自 宋 尤 袤 遂初堂 、 明 毛晋 汲古阁 及 康 、 雍 、 乾 、 嘉 以来各藏书家齗齗于 宋 元 本旧钞, 是为板本之学。”
- 板本 1. 版印的书籍。 相对于抄本而言。 &n...
- 学 (學)xué ㄒㄩㄝˊ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
- 板本 1. 版印的书籍。 相对于抄本而言。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为之。 自 冯瀛王 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 皆为板本。” ▶ 《宋史‧儒林传一‧邢昺》: “臣少从师业儒时, 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 盖力不能传写。 今板本大备, 士庶家皆有之, 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 ▶ 《元代白话碑集录‧1296年重阳洞林寺藏经记》: “京师 宏法寺 素有板本, 惟其楮墨之工, 为费不赀。” 2. 指一书经多次传抄或印刷而形成的不同的本子。 ▶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藏书求善本》: “ 昭文 张氏 《爱日精庐藏书志》亦讲求板本, 是近时书目中之最佳者。”
- 板权 即版权。 也称著作权。 通常指个人或法人对其文学、科学和艺术等作品的某些独占权利。 这些权利, 非经本人许可或转让, 或法律许可, 他人不得行使。 ▶ 鲁迅 《书信集‧致孙用》: “印成后向例取板权税(几成我不知道), 但仍须作者常常作信索取。”
- 板材 板材拼音:bǎn cái 注音:ㄅㄢˇ ㄘㄞˊ 词语解释◎ 板材 bǎncái(1) [panel]∶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如胶合板、金属板、混凝土板,塑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2) [slab]∶厚的毛坯木板(3) [plate]∶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 板斧 bǎnfǔ刃平而宽的大斧子。
- 板板 1. 乘戾, 反常。 ▶ 《诗‧大雅‧板》: “上帝板板, 下民卒瘅。” ▶ 毛 传: “板板, 反也。” ▶ 孔颖达 疏: “《释训》云: ‘板板, 僻也。 ’邪僻即反戾之义, 故为反也。” 2. 形容表情冷淡、严肃。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若说是有情, 如何眉梢眼角, 不见些些光景, 只是恁等板板地。” ▶ 朱自清 《海行杂记》: “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 面孔仍是板板地, 若有所不屑然。” ▶ 茅盾 《色盲》: “但是 何教官 的猫脸上却是板板地没有一条皱纹。”
- 板擦儿 bǎncār擦黑板的用具,一般是在小块木板上加绒布或棕毛制成。
-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因以“板板六十四”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 板搭 见“ 板闼 ”。
- 板板正正 1. 犹言平平正正。 ▶ 白峰溪 《明月初照人》第二幕: “她从炕柜里取出一个板板正正的布包。” 2. 形容表情严肃。 如: 李老师 的面孔突然变得板板正正, 顽皮的孩子顿时给镇住了。
- 板插 筑墙的板和掘土的锹。 借指掘土筑墙。 插, 通“ 锸 ”。 ▶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 “臣居家之治, 上漏下湿, 暑雨将降, 有惧崩压。 比欲完葺, 私寡功力, 板插綯涂, 必须躬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