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运司是什么意思


  •  1.  官署名。 掌管地方盐务。
       ▶ 《元史‧食货志五》: “京师自 大德 七年, 罢 大都 盐运司, 设官卖盐, 置局十有五处。”
       ▶ 《明史‧食货志四》: “ 明 初, 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 后改称河间长芦。”
     
     2.  指盐运使。
       ▶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 季苇萧 道: ‘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 我故此来看年伯。 ’”
  • 盐运:    食盐的运输。    ▶ 《晋书‧杜预传》: “ 预...
  • :    sī ㄙˉ1)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
  • 运司:      1.  古代官名。 转运使司转运使、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省称。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解闱》: “三年一次, 八月十五日, 放贡举应试诸州郡府及各路运司, 并于此日放试。”    ▶ 《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这个挡口, 外面又进来一个人, 大家都认得是 两淮 运使……独有 田小辫子 又顶住问: ‘贵姓?台甫。 ’运司说了。”    ▶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 “嗣恐人心震骇, 姑从宽先行撤任, 即交运司 程雨亭 都转 仪洛 , 归案审讯。”    2.  指运司衙门。    ▶ 清 吴嘉纪 《海潮叹》诗: “敛钱堕泪送总催, 代往运司陈此情。”
  • 盐运:    食盐的运输。    ▶ 《晋书‧杜预传》: “ 预 乃奏立藉田……兴常平仓, 定谷价, 较盐运, 制课调, 内以利国, 外以救边者五十馀条, 皆纳焉。”    ▶ 《宋史‧河渠志七》: “其 运港 止可捺堰, 不可置闸。 不惟濒海土性虚燥, 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 通放盐运, 不减数十百艘, 先后不齐, 比至通放尽绝, 势必昼夜启而不闭, 则咸潮无缘断绝。”
  • 漕运司:    见“ 漕司 ”。

相关词汇

        盐运:    食盐的运输。    ▶ 《晋书‧杜预传》: “ 预...
        :    sī ㄙˉ1)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
        运司:      1.  古代官名。 转运使司转运使、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省称。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解闱》: “三年一次, 八月十五日, 放贡举应试诸州郡府及各路运司, 并于此日放试。”    ▶ 《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这个挡口, 外面又进来一个人, 大家都认得是 两淮 运使……独有 田小辫子 又顶住问: ‘贵姓?台甫。 ’运司说了。”    ▶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 “嗣恐人心震骇, 姑从宽先行撤任, 即交运司 程雨亭 都转 仪洛 , 归案审讯。”    2.  指运司衙门。    ▶ 清 吴嘉纪 《海潮叹》诗: “敛钱堕泪送总催, 代往运司陈此情。”
        盐运:    食盐的运输。    ▶ 《晋书‧杜预传》: “ 预 乃奏立藉田……兴常平仓, 定谷价, 较盐运, 制课调, 内以利国, 外以救边者五十馀条, 皆纳焉。”    ▶ 《宋史‧河渠志七》: “其 运港 止可捺堰, 不可置闸。 不惟濒海土性虚燥, 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 通放盐运, 不减数十百艘, 先后不齐, 比至通放尽绝, 势必昼夜启而不闭, 则咸潮无缘断绝。”
        漕运司:    见“ 漕司 ”。
        盐运使: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简称。 为主要产盐区主管盐务之官。 始设于 元 代。    ▶ 《元史‧食货志二》: “五年, 乃免 河南 、 怀孟 、 南阳 三路今岁 陕西 盐课, 仍授盐运使暨所临路府州县正官兼知渠堰事, 责以疏通壅塞。”    ▶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傍边一行‘ 两淮 盐运使司盐运使 荀玫 书’。”
        盐运判:    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 “不多两年, 他便改捐了个盐运判, 到 两淮 候补, 近来听说可望补缺了。”参见“ 盐运使 ”。
        盐运同:    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 “我们局里前几年, 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 盐运使 ”。
        盐道:    见“ 盐法道 ”。
        盐道票:    即盐票。    ▶ 《清史稿‧食货志四》: “西路以引商为票商, 县澳以朴户为贩户, 用盐道票代引, 名曰‘贩单’。”参见“ 盐票 ”。
        盐酒蟹:    指醉蟹。 把螃蟹放在盐酒中泡渍而成。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 淮 南人藏盐酒蟹, 凡一器数十蟹, 以皂荚半挺置其中, 则可藏经岁不沙。”
        盐辎:    盐车。    ▶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均为人所劳, 何必陋盐辎。”
        盐酢:    盐和醋。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菹并藏生菜法》: “蕨菹: 取蕨暂经汤出, 蒜亦然, 令细切, 与盐酢。”    ▶ 《南史‧孝义传上‧王虚之》: “十三丧母, 三十三丧父, 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
        盐车:    运载盐的车子。    ▶ 《战国策‧楚策四》: “夫骥之齿至矣, 服盐车而上 太行 。 蹄申膝折, 尾湛胕溃, 漉汁洒地, 白汗交流, 中阪迁延, 负辕不能上。    ▶ 伯乐 遭之, 下车攀而哭之, 解紵衣以幂之。”后以“盐车”为典, 多用于喻贤才屈沉于天下。    ▶ 汉 贾谊 《吊屈原文》: “骥垂两耳, 服盐车兮。”    ▶ 唐 殷尧藩 《暮春述怀》诗: “此时若遇 孙阳 顾, 肯服盐车不受鞭。”    ▶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诗: “盐车之下有绝足, 败群勿纵为民残。”    ▶ 明 高启 《天闲青骢赤骠二马歌》: “请看垂耳盐车者, 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孙枝蔚 《君马黄》诗: “耻遭众口夸, 宁受盐车厄。”

相邻词汇

  1. "盐车"什么意思
  2. "盐辎"什么意思
  3. "盐运"什么意思
  4. "盐运使"什么意思
  5. "盐运判"什么意思
  6. "盐运同"什么意思
  7. "盐道"什么意思
  8. "盐道票"什么意思
  9. "盐酒蟹"什么意思
  10. "盐酢"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