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运输。 ▶ 《晋书‧杜预传》: “ 预 乃奏立藉田……兴常平仓, 定谷价, 较盐运, 制课调, 内以利国, 外以救边者五十馀条, 皆纳焉。” ▶ 《宋史‧河渠志七》: “其 运港 止可捺堰, 不可置闸。 不惟濒海土性虚燥, 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 通放盐运, 不减数十百艘, 先后不齐, 比至通放尽绝, 势必昼夜启而不闭, 则咸潮无缘断绝。” 盐: (鹽)yán ㄧㄢˊ1)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运: (運)yùn ㄩㄣˋ1)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2)...盐运使: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简称。 为主要产盐区主管盐务之官。 始设于 元 代。 ▶ 《元史‧食货志二》: “五年, 乃免 河南 、 怀孟 、 南阳 三路今岁 陕西 盐课, 仍授盐运使暨所临路府州县正官兼知渠堰事, 责以疏通壅塞。” ▶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傍边一行‘ 两淮 盐运使司盐运使 荀玫 书’。” 盐运判: 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 “不多两年, 他便改捐了个盐运判, 到 两淮 候补, 近来听说可望补缺了。”参见“ 盐运使 ”。 盐运司: 1. 官署名。 掌管地方盐务。 ▶ 《元史‧食货志五》: “京师自 大德 七年, 罢 大都 盐运司, 设官卖盐, 置局十有五处。” ▶ 《明史‧食货志四》: “ 明 初, 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 后改称河间长芦。” 2. 指盐运使。 ▶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 季苇萧 道: ‘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 我故此来看年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