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毗沙门天王是什么意思

  用"毗沙门天王"造句
  • 佛教语。 梵语的译音。 佛经所说四天王之一。 又名 多闻天王 。 俗称 托塔天王 。 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 我国 唐 宋 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
       ▶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 “于是, 于 开元寺 之 灵山 , 塑北方 毗沙门天王 。”亦省称“ 毗沙门 ”、“ 毗沙 ”。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 “坦率对万乘, 偈答无所避, 尔如 毗沙门 , 外形如脱履。”
       ▶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 “又 感应 天王殿 一间两厦, 其天王也, 变 毗沙 之身, 于 咸通 之年, 现神质为 龟城 之助。”
       ▶ 《太平广记》卷二一四引 宋 景焕 《野人闲话‧应天三绝》: “ 毗沙 大像何光辉, 手擎巨塔淩云飞。”参见“ 四天王 ”。
  • 毗沙门:    见“ 毗沙门天王 ”。
  • 天王:    tiānwáng①指天子。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③神话传说中指某...
  • 沙门:    shāmén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梵]
  • 天王:    tiānwáng①指天子。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③神话传说中指某些天神。
  • 沙门岛:    海岛名。 在 山东省 蓬莱县 西北海中, 为 宋 元 时流放罪犯之地。    ▶ 《宋史‧刑法志三》: “犯死罪获贷者, 多配隶 登州 沙门岛 及 通州 海岛, 皆有屯兵使者领护。”    ▶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摺: “非我不怜他, 他罪原非小。 姑免赴 云阳 , 且配 沙门岛 。”

相关词汇

        毗沙门:    见“ 毗沙门天王 ”。
        天王:    tiānwáng①指天子。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③神话传说中指某...
        毗沙:      1.   唐 羁縻都督府名。    ▶ 高宗 上元 二年(公元675年)在 于阗国 (今 新疆 和田 西南)置, 属 安西都护府 。    ▶ 《新唐书‧西域传上‧于阗国》: “﹝ 于阗 王 伏闍信 ﹞击 吐蕃 有功, 帝以其地为 毗沙都督府 。”    2.  见“ 毗沙门天王 ”。
        沙门:    shāmén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梵]
        天王:    tiānwáng①指天子。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③神话传说中指某些天神。
        沙门岛:    海岛名。 在 山东省 蓬莱县 西北海中, 为 宋 元 时流放罪犯之地。    ▶ 《宋史‧刑法志三》: “犯死罪获贷者, 多配隶 登州 沙门岛 及 通州 海岛, 皆有屯兵使者领护。”    ▶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摺: “非我不怜他, 他罪原非小。 姑免赴 云阳 , 且配 沙门岛 。”
        稗沙门:    佛教语。 谓破戒无行的僧人。    ▶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稗沙门》: “《宝积经》说僧之无行者曰: ‘譬如麦田, 中生稗麦, 其形似麦, 不可分别。 尔时田夫, 作如是念, 谓此稗麦, 尽是好麦, 后见穟生, 尔乃知非。 如是沙门, 在于众中, 似是持戒有德行者。 施主见时, 谓尽是沙门, 而彼痴人, 实非沙门, 是名稗沙门。 ’”
        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 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 各护一方, 因亦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 身白色, 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琉璃 ), 身青色, 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 身红色, 执罥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 身绿色, 执宝叉。 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 身形高大, 面目狰狞, 又称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 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天王堂:    相传 唐 天宝 七载, 安西 守城将领奏有毗沙门天王现形助守, 于是命令各道节镇, 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 后来军营内也设立天王堂。    ▶ 《水浒传》第九回有 林冲 发配 沧州 , 看守牢城营天王堂事。 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下、 庞元英 《谈薮》,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天王堂》。
        天王星:    tiānwáng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七颗,绕太阳公转周期约84年,自转周期约为24±3小时,自东向西逆转。光度较弱,用望远镜才能看到。(图见〖太阳系〗)
        李天王:    托塔天王 李靖 。    ▶ 《西游记》第六回: “那厮嫌恶官小, 反了天宫。 即差 李天王 与 哪吒 太子收降。”参见“ 李托塔 ”。
        梵天王:    色界梵天之王。 佛教的护法神。    ▶ 《法华经‧序品》: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各礼佛足, 退坐一面。”参见“ 梵天 ”。
        漫天王: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王须拔 的别号。    ▶ 《旧唐书‧窦建德传》: “先是, 有 上谷 贼帅 王须拔 自号‘漫天王’, 拥兵数万, 入掠 幽州 , 中流矢而死。”
        四大天王:    即四天王。    ▶ 《西游记》第五回: “ 玉帝 大恼。 即差四大天王, 协同 李天王 并 哪吒太子 , 点二十八宿, 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去 花果山 围困, 定捉获那厮处治。”参见“ 四天王 ”。
        增长天王:    见“ 增长主 ”。
        天王老子: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托塔天王:    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即北方 多闻天王 , 梵名 毗沙门 , 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 管领罗刹、夜叉, 掌擎舍利塔。 故俗称 托塔天王 。    ▶ 唐 宋 时, 敕诸府州军建 天王堂 祀之。    ▶ 元 时建东南西北旗, 绘其像于旗上。    ▶ 《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 托塔天王 李靖 , 谓系 哪吒 之父。    ▶ 《水浒传》有 托塔天王 晁盖 , 则借作绰号。 参阅《法苑珠林》卷五、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托塔天王》。
        护世四天王:    即四天王。    ▶ 《法华经‧方便品》: “护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馀诸天众, 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 请我转法轮。”参见“ 四天王 ”、“ 护世 ”。
        毗湿奴:    [Vishnu]印度教信奉的主神之一,据说他守护并保存世界,匡复诸法。毗湿奴主要通过他的诸化身特别是罗摩和黑天来显现。据说在需要的时候就会显身战魔,而且面貌有很多种,不过最常见的有10种。他有千名,被信徒在祭拜时反复称念。
        毗湿奴教:    [Vaishnavism]崇拜大神毗湿奴和他的各种化身——主要是罗摩和黑天——的宗教,与湿婆教、性力教共为现代印度教三大派,可能是最为深入人心、流传最广的一派。毗湿奴教强调对神守贞专奉。信徒的最终目的是摆脱生死轮回而与毗湿奴同在。毗湿奴教各哲学派别分别对个人灵魂与神的关系提出不同学说,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
        毗燮:    亦作“毗燮”。  辅佐燮理。    ▶ 《宋书‧柳元景传》: “幽明道尽, 则首赞孝图, 盛运开历, 则毗燮皇化。”
        毗戏:    卑视、戏弄。    ▶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守古循志, 案礼修义, 辄为将相所不任, 文吏所毗戏。 不见任则执欲息退, 见毗戏则意不得。”
        毗狸:    亦作“毗离”。 亦作“毗狸”。   契丹 语译音。 即黄鼠。 形似大家鼠, 体棕黄色, 眼大, 较突出。 群栖于乾燥的草原地区, 遍布我国 东北 、 内蒙古 、 华北 和 西北 。 其毛皮可利用。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 契丹国 产毗狸, 形类大鼠而足短, 极肥, 其国以为殊味。 穴地取之, 以供国主之膳, 自公、相下, 不可得而尝。”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 “《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 , 戏为诗云‘……饯行三匹裂, 密赐十毗狸。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 辽 重毗离, 亦曰‘毗令邦’, 即 宣化 黄鼠, 明 人尚重之, 今亦不重矣。”
        毗岚:    梵语Vairambhaka的译音。 意为迅猛的风, 狂风。    ▶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 “毗岚……或作毗蓝婆, 或作鞞岚, 或云吠蓝, 或作随蓝, 或言旋蓝, 皆是梵之楚夏耳, 此译云迅猛风也。”    ▶ 清 钱谦益 《大梁周氏金陵寿宴序》: “龙汉之火, 不将为萤爝乎?金藏之水, 不将为涓滴乎?毗岚之风, 不将为调刁乎?”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 “神牛罢吼灵狮睡, 毗岚扑地声何厉。”
        毗益:    辅助;助益。    ▶ 《后汉书‧刘玄传》: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 望其毗益万分, 兴化致理, 譬犹缘木求鱼, 升山采珠。”    ▶ 《新唐书‧唐休璟传》: “其当国, 亦无它毗益云。”    ▶ 明 陈子龙 《荐举人才疏》: “古者师保之宫, 置之左右, 必有以毗益圣德。”
        毗尼:    佛教语。 梵语vinaya的译音。 又译作“毗奈耶”。 意为律。    ▶ 《楞严经》卷一: “严净毗尼, 弘范三界。”    ▶ 唐 颜真卿 《抚州戒坛记》: “学徒虽增, 毗尼未立。”    ▶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 “大师多毗尼著述, 谓之‘律虎’。”    ▶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 “莲台宝刹新构起, 云冠严净毗尼。”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毗尼"什么意思
  2. "毗岚"什么意思
  3. "毗戏"什么意思
  4. "毗沙"什么意思
  5. "毗沙门"什么意思
  6. "毗湿奴"什么意思
  7. "毗湿奴教"什么意思
  8. "毗燮"什么意思
  9. "毗狸"什么意思
  10. "毗益"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