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第三者。
▶ 《西游记》第二回: “ 悟空 道: ‘此间更无六耳, 止弟子一人。 ’”参见“ 六耳不同谋 ”。
六耳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耳: ěr ㄦˇ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
- 六耳不传道: 犹言六耳不同谋。 ▶ 《石点头》第六回: “六耳不传道, 吾兄若知, 定先要挨一脚媒人。”
- 六耳不同谋: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解释】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六耳不同谋。且去,来日来。”【拼音码】lebm
- 六耳不通谋: 见“ 六耳不同谋 ”。 ▶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摺: “岂不闻三人误大事, 六耳不通谋。”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 “这的是六耳不通谋。”
- 法不传六耳: 谓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 三人误大事, 六耳不通谋: 喻人多不易保密。 ▶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摺: “岂不闻三人误大事, 六耳不通谋。”
- 六老: 眼睛的别称。
- 六翮: 1. 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 用以指鸟的两翼。 ▶ 《战国策‧楚策四》: “奋其六翮而凌清风, 飘摇乎高翔。” ▶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 “君犹鸾鹤偶飘堕, 六翮如云岂长铩。” ▶ 明 刘基 《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诗: “雪鹤排云舒六翮, 长鸣远逐 浮丘伯 。” 2. 指鸟。 ▶ 唐 高适 《别董大》诗之二: “六翮飘颻私自怜, 一离 京洛 十馀年。” ▶ 宋 陆游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 “今年一战馘馀子, 风送六翮凌青霄。”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六翮飞身, 争投栖于树杪;五花画舫, 尽返棹于湖边。”
- 六羽: 1. 古代诸侯的乐舞。 有六列, 每列六人, 持羽而舞, 故名。 ▶ 《春秋‧隐公五年》: “九月, 考 仲子 之宫, 初献六羽。” ▶ 孔颖达 疏: “六羽, 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参见“ 六佾 ”。 2. 即六翮。 ▶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 “鹄卵未孚, 指掌之所靡, 及其乘冲飙而燎巨野, 奋六羽以凌朝霞, 则虽智勇不能制也。”参见“ 六翮 ”。
- 六职: 1. 谓治、教、礼、政、刑、事六种职事。 ▶ 《周礼‧天官‧小宰》: “以官府之六职, 辨邦治: 一曰治职, 以平邦国, 以均万民, 以节财用。 二曰教职, 以安邦国, 以宁万民, 以怀宾客。 三曰礼职, 以和邦国, 以谐万民, 以事鬼神。 四曰政职, 以服邦国, 以正万民, 以聚百物。 五曰刑职, 以诘邦国, 以纠万民, 以除盗贼。 六曰事职, 以富邦国, 以养万民, 以生百物。” 2. 谓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 ▶ 《周礼‧考工记》: “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 谓之王公;作而行之, 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 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 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 谓之妇功。” 3. 谓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六种官职。 ▶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府曰: 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 典司六职。” ▶ 郑玄 注: “府主藏六物之税者, 此亦 殷 时制也, 周 则皆属司徒。 司土, 土均也;司木, 山虞也;司水, 川衡也;司草, 稻人也;司器, 角人也;司货, 丱人也。”
- 六署: 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 ▶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 “上躬亲细务, 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 莫不启闻, 取决诏敕。” ▶ 胡三省 注: “按 萧子显 《齐志》: 六署者,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谳六案也。”参阅《南齐书‧百官志》。
- 六联: 古代谓六方面的政务须官府各部门联合行事。 ▶ 《周礼‧天官‧小宰》: “以官府之六联, 合邦治。 一曰祭祀之联事, 二曰宾客之联事, 三曰丧荒之联事, 四曰军旅之联事, 五曰田役之联事, 六曰敛弛之联事。 凡小事皆有联。”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 “﹝ 元丰 壬戌五月初三日诏: ﹞朕闵古弗还, 因时改造, 是正百职, 建复六联, 先后重轻, 粗获条次。” ▶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 “今也超六联之清高, 司右列之铨序, 效职既重, 责成必深。”
- 六结: 佛教语。 以一巾编系六结, 喻唯一之真性因妄执分别而结为六根。 ▶ 《楞严经》卷五: “如是, 六结不同, 循顾本因, 一巾所造, 令其杂乱, 终不得成。” ▶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六: “便好一坑埋众妙, 何须六结解诸根。” ▶ 宋 范成大 《春晚卧病故事都废闻西门种柳已成而燕宫海棠亦烂漫矣》诗: “游骑行歌莫相笑, 遨头六结已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