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谓六方面的政务须官府各部门联合行事。 ▶ 《周礼‧天官‧小宰》: “以官府之六联, 合邦治。 一曰祭祀之联事, 二曰宾客之联事, 三曰丧荒之联事, 四曰军旅之联事, 五曰田役之联事, 六曰敛弛之联事。 凡小事皆有联。”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 “﹝ 元丰 壬戌五月初三日诏: ﹞朕闵古弗还, 因时改造, 是正百职, 建复六联, 先后重轻, 粗获条次。” ▶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 “今也超六联之清高, 司右列之铨序, 效职既重, 责成必深。”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联: (聯)lián ㄌㄧㄢˊ1)连结,结合:~合。~结。~系。~络。~盟。...六脉: 1. 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 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 合称六脉。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不待切脉” 张守节 正义引《黄帝素问》: “待切脉而知病。 寸口六脉, 三阴三阳, 皆随春秋冬夏观其脉之变, 则知病之逆顺也。” ▶ 宋 司马光 《医官札子》: “僧 志缘 本不晓医, 但以妖妄惑人于 江 淮 之间, 称是诊人六脉, 能知灾福。” ▶ 《红楼梦》第八三回: “六脉皆弦, 因平日郁结所致。” 2. 中医对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的总称。 ▶ 《难经‧四难》: “非有六脉俱动也, 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六职: 1. 谓治、教、礼、政、刑、事六种职事。 ▶ 《周礼‧天官‧小宰》: “以官府之六职, 辨邦治: 一曰治职, 以平邦国, 以均万民, 以节财用。 二曰教职, 以安邦国, 以宁万民, 以怀宾客。 三曰礼职, 以和邦国, 以谐万民, 以事鬼神。 四曰政职, 以服邦国, 以正万民, 以聚百物。 五曰刑职, 以诘邦国, 以纠万民, 以除盗贼。 六曰事职, 以富邦国, 以养万民, 以生百物。” 2. 谓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六种职别。 ▶ 《周礼‧考工记》: “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 谓之王公;作而行之, 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 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 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 谓之妇功。” 3. 谓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六种官职。 ▶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府曰: 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 典司六职。” ▶ 郑玄 注: “府主藏六物之税者, 此亦 殷 时制也, 周 则皆属司徒。 司土, 土均也;司木, 山虞也;司水, 川衡也;司草, 稻人也;司器, 角人也;司货, 丱人也。” 六脉调和: 六脉调和 基本解释:六脉:凡人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指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