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籍是什么意思


  •  1.  即六经。
       ▶ 《文选‧班固<东都赋>》: “盖六籍所不能谈, 前圣靡得言焉。”
       ▶ 李善 注: “六籍, 六经也。”
       ▶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 “如何绝世下, 六籍无一亲。”
       ▶ 明 张煌言 《陈文生未焚草序》: “ 祖龙 一炬, 六籍烟飞, 然博士掌故, 犹未焚也。”
       ▶ 清 龚自珍 《送夏进士序》: “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 训万祀矣。”
     
     2.  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 号称禅家六籍。
  •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    jí ㄐㄧˊ1)书,书册:古~。书~。经~。典~。2)登记隶属关系的簿...
  • 六籍奴婢:    隋 王通 著《文中子》, 以 孔子 自比, 唐 刘蕡 谓“若以人望, 《文中子》于六籍, 犹奴婢之于郎主耳。”后人遂以《文中子》为“六籍奴婢”。 参阅 宋 钱易 《南部新书》戊、 张洎 《贾氏谭录‧六籍奴婢》。
  • 六簙:    亦作“六博”。  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    ▶ 《楚辞‧招魂》: “菎蔽象棋, 有六簙些。 分曹并行, 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 呼五白些。”    ▶ 王逸 注: “投六箸, 行六棋, 故为六簙也。 言宴乐既毕, 乃设六簙, 以菎蔽为箸, 象牙为棋, 丽而且好也。”    ▶ 洪兴祖 补注引《古博经》云: “博法: 二人相对坐向局, 局分为十二道, 两头当中名为水, 用棋十二枚, 六白六黑, 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 其掷采以琼为之, 琼畟方寸三分, 长寸五分, 锐其头, 钻刻琼四面为眼, 亦名为齿。 二人互掷采行棋, 棋行到处即竖之, 名为骁棋, 即入水食鱼, 亦名牵鱼, 每牵一鱼获二筹, 翻一鱼获三筹。”    ▶ 马王堆 汉 墓所出博具无“鱼”, 或 西汉 时尚不用“鱼”。    ▶ 《后汉书‧梁冀传》: “﹝ 梁冀 ﹞性嗜酒, 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 “分曹六博快一掷, 迎欢先意笑语喧。”    ▶ 清 赵翼 《心馀诗已刻于京师谢薀山观察觅以寄示展阅累日为题三律》之二: “三年刻楮成何事, 六博呼卢大有人。 太息儒冠真自误, 可怜无补费精神。”
  • 六米:    六种粮食作物。    ▶ 《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汉 郑玄 注: “九谷六米别为书。”    ▶ 贾公彦 疏: “六米者, 九谷之中黍、稷、稻、粱、瓜、大豆, 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 故云九谷六米。”

相关词汇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jí ㄐㄧˊ1)书,书册:古~。书~。经~。典~。2)登记隶属关系的簿...
        六籍奴婢:    隋 王通 著《文中子》, 以 孔子 自比, 唐 刘蕡 谓“若以人望, 《文中子》于六籍, 犹奴婢之于郎主耳。”后人遂以《文中子》为“六籍奴婢”。 参阅 宋 钱易 《南部新书》戊、 张洎 《贾氏谭录‧六籍奴婢》。
        六簙:    亦作“六博”。  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    ▶ 《楚辞‧招魂》: “菎蔽象棋, 有六簙些。 分曹并行, 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 呼五白些。”    ▶ 王逸 注: “投六箸, 行六棋, 故为六簙也。 言宴乐既毕, 乃设六簙, 以菎蔽为箸, 象牙为棋, 丽而且好也。”    ▶ 洪兴祖 补注引《古博经》云: “博法: 二人相对坐向局, 局分为十二道, 两头当中名为水, 用棋十二枚, 六白六黑, 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 其掷采以琼为之, 琼畟方寸三分, 长寸五分, 锐其头, 钻刻琼四面为眼, 亦名为齿。 二人互掷采行棋, 棋行到处即竖之, 名为骁棋, 即入水食鱼, 亦名牵鱼, 每牵一鱼获二筹, 翻一鱼获三筹。”    ▶ 马王堆 汉 墓所出博具无“鱼”, 或 西汉 时尚不用“鱼”。    ▶ 《后汉书‧梁冀传》: “﹝ 梁冀 ﹞性嗜酒, 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 “分曹六博快一掷, 迎欢先意笑语喧。”    ▶ 清 赵翼 《心馀诗已刻于京师谢薀山观察觅以寄示展阅累日为题三律》之二: “三年刻楮成何事, 六博呼卢大有人。 太息儒冠真自误, 可怜无补费精神。”
        六米:    六种粮食作物。    ▶ 《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汉 郑玄 注: “九谷六米别为书。”    ▶ 贾公彦 疏: “六米者, 九谷之中黍、稷、稻、粱、瓜、大豆, 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 故云九谷六米。”
        六箸:    古博弈之具。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仙人揽六箸, 对博 太山 隅。”    ▶ 《西京杂记》卷四: “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 善陆博……法用六箸, 或谓之究, 以竹为之, 长六分。”
        六纛:      1.  六面军中大旗。    ▶ 唐 节度使军中所用。    ▶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节度使掌总军旅, 颛诛杀……辞日, 赐双旌双节, 行则建节, 树六纛。”    ▶ 《太平御览》卷三三九引《太白阴经》: “古者天子六军, 诸侯三军;今天子十二, 诸侯六军, 故纛有六以主之。”    ▶ 唐 白居易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诗: “六纛双旌万铁衣, 并 汾 旧路满光辉。”    2.  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唐 张籍 《将军行》: “ 蓬莱殿 前赐六纛, 还领禁兵为部曲。”    ▶ 明 沈鲸 《双珠记‧军门优恤》: “六纛八屯, 彰度数于军中;九旗五辂, 肃威仪于阃外。”
        六箴:    谓六项劝戒之言。 具体内容所指不一。 (1)丹扆六箴, 唐 李德裕 所上。    ▶ 《新唐书‧李德裕传》: “时帝昏荒, 数游幸, 狎比群小, 听朝简忽。    ▶ 德裕 上《丹扆六箴》……其一曰《宵衣》, 讽视朝希晚也;二曰《正服》, 讽服御非法也;三曰《罢献》, 讽敛求怪珍也;四曰《纳诲》, 讽侮弃忠言也;五曰《辨邪》, 讽任群小也;六曰《防微》, 讽伪游轻出也。”(2)心、口、耳、目、手、足六戒。    ▶ 唐 皮日休 《六箴序》: “帝身且不德, 能帝天下乎?能主家国乎?因为《心》、《口》、《耳》、《目》、《手》、《足》箴, 书之于绅。 安不忘危, 慎不忘《六箴》乎?”(3)视、听、好、学、进德、崇俭六戒。    ▶ 《宋史‧吴充传》: “ 充 作《六箴》以献, 曰视, 曰听, 曰好, 曰学, 曰进德, 曰崇俭。    ▶ 仁宗 命缮写赐皇族, 英宗 在藩邸, 书之坐右。”(4)清、公、勤、明、和、慎六戒。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儆戒‧六箴》: “清、公、勤、明、和、慎, 余襄公 靖 , 从政六箴。”
        六纪:      1.  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 “六纪者, 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 《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 “六纪, 谓诸父有善, 诸舅有义, 族人有叙, 昆弟有亲, 师长有尊, 朋友有旧, 是六纪也。”    ▶ 明 宋濂 《默斋铭》: “维人之生, 内则五性七情, 外则三纲六纪。”    2.  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    ▶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 “《六艺论》又云: ‘ 遂皇 之后, 历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 , 始作十二言之教’……案, 《广雅》云: ‘一纪, 二十七万六千年。 ’ 方叔机 注《六艺论》云: ‘六纪者, 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 凡六纪也。 ’”
        六管:    玉制六律管。    ▶ 唐 杜甫 《小至》诗: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飞灰。”    ▶ 仇兆鳌 注: “《汉书》: 以葭莩灰实律管, 候至则灰飞管通。 冬至之律, 为黄钟也。 葭, 芦也。 管以玉为之, 凡十有二;六管, 举律以该吕也。”    ▶ 宋 朱淑真 《冬至》诗: “八神表日占和岁, 六管飞葭动细灰。”    ▶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二》: “吹嘘有藉, 幸同六管飞灰。”
        六纬:      1.  六种纬书。 即《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    ▶ 《汉书‧李寻传》: “太微四门, 广开大道, 五经六纬, 尊术显士。”    ▶ 颜师古 注: “ 孟康 曰: ‘六纬, 《五经》与《乐纬》也。 ’ 张晏 曰: ‘六纬, 《五经》就《孝经》纬也。 ’六纬者, 《五经》之纬及《乐纬》也。    ▶ 孟 说是也。”    ▶ 宋 刘攽 谓文中言星宿, 经纬皆指星而言。    ▶ 王先谦 谓六纬即《汉书‧天文志》之太微廷掖门内六星。 参阅《汉书补注》。    2.  指五脏(心肝肺肾脾)及胆。    ▶ 《黄庭内景经‧叙》: “五藏结华, 耳目聪明, 朽齿白发, 还黑更生, 所以却邪疴之纷若者, 谓我已得魂精六纬之姓名也。”    ▶ 务成子 注: “今五藏并胆是为六纬, 并神魂之精爽矣。”
        六筦:     六筦拼音:liù guǎn 注音:ㄌㄧㄨˋ ㄍㄨㄢˇ 词语解释西汉 末年 王莽 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 六管 ”。《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设为六管,增重赋敛。”

其他语言

        六籍的韩语:[명사] (1)〈서적〉 육경(六經). =[六经(1)] (2)〈불교〉 대반야(大般若)·금강(金剛)·유마힐(維摩詰)·능가(楞伽)·원각(圓覺)·능엄(楞嚴)의 육경.
        六籍的俄语:pinyin:liùjí 1) шестикнижие, конфуцианский канон (?Пятикнижие? и утраченный 樂經 ?Юэцзин?, канон о музыке) 2) будд. шестикнижный канон (сутры школы 禪)

相邻词汇

  1. "六筦"什么意思
  2. "六管"什么意思
  3. "六箴"什么意思
  4. "六箸"什么意思
  5. "六簙"什么意思
  6. "六籍奴婢"什么意思
  7. "六米"什么意思
  8. "六纛"什么意思
  9. "六纪"什么意思
  10. "六纬"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