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纛是什么意思

  用"六纛"造句

  •  1.  六面军中大旗。
       ▶ 唐 节度使军中所用。
       ▶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节度使掌总军旅, 颛诛杀……辞日, 赐双旌双节, 行则建节, 树六纛。”
       ▶ 《太平御览》卷三三九引《太白阴经》: “古者天子六军, 诸侯三军;今天子十二, 诸侯六军, 故纛有六以主之。”
       ▶ 唐 白居易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诗: “六纛双旌万铁衣, 并 汾 旧路满光辉。”
     
     2.  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唐 张籍 《将军行》: “ 蓬莱殿 前赐六纛, 还领禁兵为部曲。”
       ▶ 明 沈鲸 《双珠记‧军门优恤》: “六纛八屯, 彰度数于军中;九旗五辂, 肃威仪于阃外。”
  •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    dào ㄉㄠˋ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
  • 六纪:      1.  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 “六纪者, 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 《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 “六纪, 谓诸父有善, 诸舅有义, 族人有叙, 昆弟有亲, 师长有尊, 朋友有旧, 是六纪也。”    ▶ 明 宋濂 《默斋铭》: “维人之生, 内则五性七情, 外则三纲六纪。”    2.  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    ▶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 “《六艺论》又云: ‘ 遂皇 之后, 历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 , 始作十二言之教’……案, 《广雅》云: ‘一纪, 二十七万六千年。 ’ 方叔机 注《六艺论》云: ‘六纪者, 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 凡六纪也。 ’”
  • 六米:    六种粮食作物。    ▶ 《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汉 郑玄 注: “九谷六米别为书。”    ▶ 贾公彦 疏: “六米者, 九谷之中黍、稷、稻、粱、瓜、大豆, 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 故云九谷六米。”
  • 六纬:      1.  六种纬书。 即《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    ▶ 《汉书‧李寻传》: “太微四门, 广开大道, 五经六纬, 尊术显士。”    ▶ 颜师古 注: “ 孟康 曰: ‘六纬, 《五经》与《乐纬》也。 ’ 张晏 曰: ‘六纬, 《五经》就《孝经》纬也。 ’六纬者, 《五经》之纬及《乐纬》也。    ▶ 孟 说是也。”    ▶ 宋 刘攽 谓文中言星宿, 经纬皆指星而言。    ▶ 王先谦 谓六纬即《汉书‧天文志》之太微廷掖门内六星。 参阅《汉书补注》。    2.  指五脏(心肝肺肾脾)及胆。    ▶ 《黄庭内景经‧叙》: “五藏结华, 耳目聪明, 朽齿白发, 还黑更生, 所以却邪疴之纷若者, 谓我已得魂精六纬之姓名也。”    ▶ 务成子 注: “今五藏并胆是为六纬, 并神魂之精爽矣。”

相关词汇

        :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dào ㄉㄠˋ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
        六纪:      1.  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    ▶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 “六纪者, 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 《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 “六纪, 谓诸父有善, 诸舅有义, 族人有叙, 昆弟有亲, 师长有尊, 朋友有旧, 是六纪也。”    ▶ 明 宋濂 《默斋铭》: “维人之生, 内则五性七情, 外则三纲六纪。”    2.  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    ▶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 “《六艺论》又云: ‘ 遂皇 之后, 历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 , 始作十二言之教’……案, 《广雅》云: ‘一纪, 二十七万六千年。 ’ 方叔机 注《六艺论》云: ‘六纪者, 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 凡六纪也。 ’”
        六米:    六种粮食作物。    ▶ 《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汉 郑玄 注: “九谷六米别为书。”    ▶ 贾公彦 疏: “六米者, 九谷之中黍、稷、稻、粱、瓜、大豆, 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 故云九谷六米。”
        六纬:      1.  六种纬书。 即《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    ▶ 《汉书‧李寻传》: “太微四门, 广开大道, 五经六纬, 尊术显士。”    ▶ 颜师古 注: “ 孟康 曰: ‘六纬, 《五经》与《乐纬》也。 ’ 张晏 曰: ‘六纬, 《五经》就《孝经》纬也。 ’六纬者, 《五经》之纬及《乐纬》也。    ▶ 孟 说是也。”    ▶ 宋 刘攽 谓文中言星宿, 经纬皆指星而言。    ▶ 王先谦 谓六纬即《汉书‧天文志》之太微廷掖门内六星。 参阅《汉书补注》。    2.  指五脏(心肝肺肾脾)及胆。    ▶ 《黄庭内景经‧叙》: “五藏结华, 耳目聪明, 朽齿白发, 还黑更生, 所以却邪疴之纷若者, 谓我已得魂精六纬之姓名也。”    ▶ 务成子 注: “今五藏并胆是为六纬, 并神魂之精爽矣。”
        六籍奴婢:    隋 王通 著《文中子》, 以 孔子 自比, 唐 刘蕡 谓“若以人望, 《文中子》于六籍, 犹奴婢之于郎主耳。”后人遂以《文中子》为“六籍奴婢”。 参阅 宋 钱易 《南部新书》戊、 张洎 《贾氏谭录‧六籍奴婢》。
        六经:    六部儒家经典。    ▶ 《庄子‧天运》: “ 孔子 谓 老聃 曰: ‘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自以为久矣, 孰知其故矣。 ’”    ▶ 《汉书‧武帝纪赞》: “ 孝武 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 表章六经。”    ▶ 颜师古 注: “六经, 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 汉 以来无《乐经》。 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 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 参见“ 六艺 ”。
        六籍:      1.  即六经。    ▶ 《文选‧班固<东都赋>》: “盖六籍所不能谈, 前圣靡得言焉。”    ▶ 李善 注: “六籍, 六经也。”    ▶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 “如何绝世下, 六籍无一亲。”    ▶ 明 张煌言 《陈文生未焚草序》: “ 祖龙 一炬, 六籍烟飞, 然博士掌故, 犹未焚也。”    ▶ 清 龚自珍 《送夏进士序》: “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 训万祀矣。”    2.  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 号称禅家六籍。
        六经三史:    六经三史 基本解释: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六簙:    亦作“六博”。  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    ▶ 《楚辞‧招魂》: “菎蔽象棋, 有六簙些。 分曹并行, 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 呼五白些。”    ▶ 王逸 注: “投六箸, 行六棋, 故为六簙也。 言宴乐既毕, 乃设六簙, 以菎蔽为箸, 象牙为棋, 丽而且好也。”    ▶ 洪兴祖 补注引《古博经》云: “博法: 二人相对坐向局, 局分为十二道, 两头当中名为水, 用棋十二枚, 六白六黑, 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 其掷采以琼为之, 琼畟方寸三分, 长寸五分, 锐其头, 钻刻琼四面为眼, 亦名为齿。 二人互掷采行棋, 棋行到处即竖之, 名为骁棋, 即入水食鱼, 亦名牵鱼, 每牵一鱼获二筹, 翻一鱼获三筹。”    ▶ 马王堆 汉 墓所出博具无“鱼”, 或 西汉 时尚不用“鱼”。    ▶ 《后汉书‧梁冀传》: “﹝ 梁冀 ﹞性嗜酒, 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 “分曹六博快一掷, 迎欢先意笑语喧。”    ▶ 清 赵翼 《心馀诗已刻于京师谢薀山观察觅以寄示展阅累日为题三律》之二: “三年刻楮成何事, 六博呼卢大有人。 太息儒冠真自误, 可怜无补费精神。”
        六经注我:    宋 理学家 陆九渊 语。 意谓其思想皆出自“六经”, 可以与圣人之言互相发明。    ▶ 《陆象山语录》卷上: “学苟知本, 六经皆我注脚。”    ▶ 《宋史‧陆九渊传》: “或劝 九渊 著书, 曰: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六箸:    古博弈之具。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仙人揽六箸, 对博 太山 隅。”    ▶ 《西京杂记》卷四: “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 善陆博……法用六箸, 或谓之究, 以竹为之, 长六分。”

其他语言

        六纛的俄语:pinyin:liùdào, liùdù 1) стар. шесть больших стягов (штандартов, по числу шести дружин императора) 2) шесть знамен (крупного военачальника, дин. Тан)

相邻词汇

  1. "六箸"什么意思
  2. "六簙"什么意思
  3. "六籍"什么意思
  4. "六籍奴婢"什么意思
  5. "六米"什么意思
  6. "六纪"什么意思
  7. "六纬"什么意思
  8. "六经"什么意思
  9. "六经三史"什么意思
  10. "六经注我"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