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木名。 桑寄生科。 常绿小灌木, 寄生于其他落叶树上。 茎柔软, 有节, 叶子对生, 花淡黄色, 结浆果, 球形。 常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 茎和叶子中医都入药, 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 槲 hú ㄏㄨˊ1)落叶乔木或灌木,木材坚硬。叶可喂柞蚕,树皮可做染料,果...
- 寄生 jìshēng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
- 寄生 jìshēng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如动物中的蛔虫、蛲虫、跳蚤、虱子;植物中的菟丝子。②指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别人生活:~阶级ㄧ~生活。
- 内寄生 nèijìshēng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叫做内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 外寄生 wàijìshēng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如虱、蚤都以这种方式生活。
- 寄生囊 佛道指人的躯体。 ▶ 宋 陶谷 《清异录‧释族》: “ 梓潼 双灯寺 僧书一颂曰‘撞来好个寄生囊’云云, 趺坐而化。”
- 寄生草 1. 曲牌名。 属北曲仙吕宫。 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 可用作小令, 也可用于套曲中。 ▶ 《红楼梦》第二二回: “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 铿锵顿挫, 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 填的极妙, 你何曾知道。” ▶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 “﹝ 宝玉 ﹞听《寄生草》之曲, 而悟立足之境;读《胠箧》之篇, 而作焚 花 散 麝 之想。” 2. 中药桑寄生的别名。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 “此名寄寓他物而生, 如鸟立于上, 故曰寄生、寓木、茑木。 俗呼为寄生草。”
- 寄生虫 jìshēngchóng①寄生在别的动物或植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如跳蚤、虱子、蛔虫、姜片虫、小麦线虫。寄生虫从寄主取得养分,有的并能传染疾病,对寄主有害。②比喻能劳动而不劳动、依靠剥削为生的人。
- 寄生蜂 昆虫。 种类很多, 体形较小, 产卵管很长, 多在粉蝶、黏虫、螟虫等幼虫或蛹内产卵。 其幼虫能消灭农业害虫, 对人类有利。
- 寄生蝇 昆虫名。 体多黑色或灰色, 生有刚毛。 常用以防治害虫。 但对养蚕业有妨碍。
- 寄生香 伽南香的别名。 也叫“奇南香”。 ▶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奇南香出产品第》: “奇南香亦生于千年榕树之上, 故名寄生香。”参见“ 伽南香 ”。
- 桑寄生 桑寄生科。 常绿小灌木, 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 叶革质, 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 夏秋开花, 紫红色。 浆果椭球形。 另有毛叶桑寄生, 也称桑上寄生。 枝、叶、花均被褐色毛。 中医以茎叶入药, 叫广寄生, 能治风湿痛、腰背酸痛等。
- 寄生生活 jìshēng shēnghuó(1)[parasitism]∶寄生物的行为或惯例(2)[spivery]∶寄生者(寄生虫)的行为;比喻自己不努力而靠白吃别人的东西来维持生活
- 寄生阶级 指剥削阶级。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 人类自奴隶制成立以来, 直接生产者只是寄生阶级的剥削对象的历史, 彻底被推翻了。”
- 桑上寄生 1. 即桑寄生。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 “此物寄寓他木而生, 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寓木、茑木。 俗呼为寄生草。 寄生高者二、三尺, 其叶圆而微尖, 厚而柔, 面青而光泽, 背淡紫而有茸。 人言 川 蜀 桑多, 时有生者。”参见“ 桑寄生 ”。 2. 即桑耳。 详“ 桑耳 ”。
- 槲果 [acorn]栎属树的果实。通常长在一个木质壳斗内或为其包围,1~2个季节方成熟,外形因栎属树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槲果可用来喂食小猎物,或用来饲养家禽和猪。
- 槲 hú ㄏㄨˊ1)落叶乔木或灌木,木材坚硬。叶可喂柞蚕,树皮可做染料,果实入可药。2)〔~寄生〕常绿小灌木,茎柔软,有节,雌雄异株,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茎叶入中药。槲栎
- 槲栎 húlì落叶乔木,茎高近30米,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的齿,背面有白毛,果实长椭圆形。也叫青冈。
- 槱薪 《诗‧大雅‧棫朴》: “芃芃棫朴, 薪之槱之。” ▶ 毛 传: “兴也……山木茂盛, 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 国家得用蕃兴。”后因以“槱薪”比喻国家选拔贤才。 ▶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 “考绩之风载泰, 槱薪之歌克昌。”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藩府贺正》: “但喜槱薪能得士, 待看驱策佐明廷。”
- 槳 jiǎng ㄐㄧㄤˇ1)见“桨”。
- 槱苏 犹樵苏。 打柴割草。 ▶ 清 黄景仁 《遇雨止云谷寺》诗之二: “往年梅雨多, 岭迳每漂没。 崖颠田数亩, 冲入万丈窟。 间有槱苏人, 焉能辨存殁。”
- 槴 hù ㄏㄨˋ1)书套子。2)捕鱼的器具。
- 槱燎 古代封禅祭天的一种仪礼。 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 扬其光炎上达于天, 以祀天神。 ▶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 《文选‧张衡<东京赋>》: “扬槱燎之炎炀, 致高烟乎太一。” ▶ 薛综 注: “谓聚薪焚火, 扬其光炎, 使上达于天也。” ▶ 清 龚自珍 《辨仙行》: “享用大乐须《韶》钧, 蓬蓬槱燎高荐烟。”
- 槵 huàn ㄏㄨㄢˋ1)一种树,即“无患子”。落叶乔木,果皮可代肥皂,核可作念珠。
- 槱柞 积柞木槱燎。 借指封禅祭天。 ▶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 “山知槱柞新烟火, 臣望箫韶旧鼓钟。”参见“ 槱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