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囊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佛道指人的躯体。
▶ 宋 陶谷 《清异录‧释族》: “ 梓潼 双灯寺 僧书一颂曰‘撞来好个寄生囊’云云, 趺坐而化。”
- 寄生 jìshēng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
- 囊 náng ㄋㄤˊ1)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2)像口袋的...
- 寄生 jìshēng①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如动物中的蛔虫、蛲虫、跳蚤、虱子;植物中的菟丝子。②指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别人生活:~阶级ㄧ~生活。
- 内寄生 nèijìshēng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叫做内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 外寄生 wàijìshēng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如虱、蚤都以这种方式生活。
- 寄生草 1. 曲牌名。 属北曲仙吕宫。 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 可用作小令, 也可用于套曲中。 ▶ 《红楼梦》第二二回: “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 铿锵顿挫, 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 填的极妙, 你何曾知道。” ▶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 “﹝ 宝玉 ﹞听《寄生草》之曲, 而悟立足之境;读《胠箧》之篇, 而作焚 花 散 麝 之想。” 2. 中药桑寄生的别名。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 “此名寄寓他物而生, 如鸟立于上, 故曰寄生、寓木、茑木。 俗呼为寄生草。”
- 寄生虫 jìshēngchóng①寄生在别的动物或植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如跳蚤、虱子、蛔虫、姜片虫、小麦线虫。寄生虫从寄主取得养分,有的并能传染疾病,对寄主有害。②比喻能劳动而不劳动、依靠剥削为生的人。
- 寄生蜂 昆虫。 种类很多, 体形较小, 产卵管很长, 多在粉蝶、黏虫、螟虫等幼虫或蛹内产卵。 其幼虫能消灭农业害虫, 对人类有利。
- 寄生蝇 昆虫名。 体多黑色或灰色, 生有刚毛。 常用以防治害虫。 但对养蚕业有妨碍。
- 寄生香 伽南香的别名。 也叫“奇南香”。 ▶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奇南香出产品第》: “奇南香亦生于千年榕树之上, 故名寄生香。”参见“ 伽南香 ”。
- 桑寄生 桑寄生科。 常绿小灌木, 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 叶革质, 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 夏秋开花, 紫红色。 浆果椭球形。 另有毛叶桑寄生, 也称桑上寄生。 枝、叶、花均被褐色毛。 中医以茎叶入药, 叫广寄生, 能治风湿痛、腰背酸痛等。
- 槲寄生 木名。 桑寄生科。 常绿小灌木, 寄生于其他落叶树上。 茎柔软, 有节, 叶子对生, 花淡黄色, 结浆果, 球形。 常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 茎和叶子中医都入药, 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 寄生生活 jìshēng shēnghuó(1)[parasitism]∶寄生物的行为或惯例(2)[spivery]∶寄生者(寄生虫)的行为;比喻自己不努力而靠白吃别人的东西来维持生活
- 寄生阶级 指剥削阶级。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 人类自奴隶制成立以来, 直接生产者只是寄生阶级的剥削对象的历史, 彻底被推翻了。”
- 桑上寄生 1. 即桑寄生。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 “此物寄寓他木而生, 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寓木、茑木。 俗呼为寄生草。 寄生高者二、三尺, 其叶圆而微尖, 厚而柔, 面青而光泽, 背淡紫而有茸。 人言 川 蜀 桑多, 时有生者。”参见“ 桑寄生 ”。 2. 即桑耳。 详“ 桑耳 ”。
- 寄生现象 [parasitism]两个物种之间的一种关系:一个物种靠损害另一个物种而受益。外寄生物居住在寄主身体表面;内寄生物居住在寄主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中,并常借助第三种生物体(载体或带菌者)传播到寄主。杜鹃和牛鹂属于孵育寄生,它们将卵产于其他鸟类的巢中,由那些养父母来抚养它们的孩子。在社会寄生现象中,一种动物会寄生于同类动物身上(如一种蚂蚁寄生于不同种类蚂蚁的身上)。如果寄生物也被其他物体寄生,就称作超寄生现象(如原生动物超寄生于狗身上的虱子)。参阅捕食(predation)。
- 寄理 谓在外地居官治事。 ▶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 “不佞寄理 吴兴 , 幸不为吏民所厌恶。”
- 寄物 1. 寄存之物。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 “若逃人实无窝家, 捕壮必令诬扳, 或本地之殷户及素与仇嫌者, 或邻封之富翁及逃人曾履其境者, 捕壮知官必讯, 预授其家门户之向址, 而又称其在某处有某寄物以实之。” 2. 托物寄兴。 ▶ 《宋史‧文苑传一‧朱昂》: “姑藏器以有待, 因寄物而长谣。”
- 寄父 义父。 ▶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九章: “ 小林 和 乔乔 是没有家的, 只有一个寄父, 叫做 中麦 。”
- 寄灵 暂时放置灵柩。 ▶ 《红楼梦》第十四回: “那 贾珍 因见发引日近, 亲自坐车带了阴阳司吏, 往 铁槛寺 来踏看寄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