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示例】有新债未动毫分的,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四回)
【拼音码】bscx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表示力量微小不能解决问题
【英文】an utterly inadequate method in dealing with a severe
【故事】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车柴全部被烧毁
- 杯水 1. 一杯水。 ...
- 车 (車)chē ㄔㄜˉ1)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
- 薪 xīn ㄒㄧㄣˉ1)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柴...
- 水车 shuǐchē①使用人或畜力的旧式提水灌溉工具。②以水流做动力的旧式动力机械装置,可以带动石磨、风箱等。③运送水的车。④〈方〉救火车。
- 杯水 1. 一杯水。 ▶ 《庄子‧逍遥游》: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 《南齐书‧张绪传》: “灵上置杯水香火, 不设祭。” ▶ 唐 柳宗元 《谪龙说》: “及期, 进取杯水饮之。” ▶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一出: “小生偶到仙庄, 谢姐姐见怜, 以杯水相赠。” 2. 比喻微薄。 参见“ 杯水之谢 ”。
- 洒水车 在街道上洒水以防尘、降温的专用汽车。 ▶ 叶圣陶 《友谊》五: “一辆洒水车开过, 马路湿了大半边。”
- 杯水候 请客赴宴的敬辞。 用于旧时请帖。 杯水, 谦言菲薄。 ▶ 《歧路灯》第八四回: “及至次日, 绍闻 具‘十五日杯水候’全帖, 请这一切债主。”
- 马水车龙 又作:车水马龙。
- 杯水之敬 又作:杯水之谢。
- 杯水之谢 bēi shuǐ zhī xiè 【解释】比喻微薄的酬谢【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拼音码】bszx【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杯水粒粟 一杯水,一粒粟。谓极少量的饮食。
- 杯水舆薪 见“杯水车薪”。
- 杯池 谓小池塘。 ▶ 唐 李贺 《感讽》诗之六: “调歌送风转, 杯池白鱼小。” ▶ 王琦 汇解: “杯池, 池之小者。 极言其小, 小仅似杯耳。”
- 杯渡 晋 宋 时僧人, 不知姓名。 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 故以 杯渡 为名。 事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杯渡》。 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 唐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诗: “锡飞常近鹤, 杯渡不惊鸥。” ▶ 明 黄淳耀 《李龙眠画罗汉记》: “后世所谓高僧, 犹云锡飞杯渡, 而为渡江艰辛乃尔, 殊可怪也。”
- 杯渡松 相传为 晋 宋 间高僧 杯渡 手植之松。 ▶ 唐 李白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 “岩种 朗公 橘, 门深 杯渡 松。” ▶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 “﹝ 隐静寺 ﹞相传寺为 杯渡 禅师所建……寺外有十里松径, 传云禅师手植。 或曰: 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 势若虬龙者, 即师手泽。”
- 杯水之饯 杯水之饯 基本解释:饯:送别。用一杯水为人送行。旧指官吏洁身自好,廉洁奉公。
- 杯珓 bēijiào见‘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