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珓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ēijiào
见‘珓’。
- 杯 bēi ㄅㄟˉ1)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子。~盘狼藉。~中物(指酒)...
- 珓 jiào ㄐㄧㄠˋ1)〔杯~〕占卜的用具,多用两个蚌壳或像蚌壳的竹、木...
- 掷杯珓 亦称“掷筊”。 谓投掷杯珓于地以占卜吉凶。 ▶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摺: “我和你去不济事, 还得怀身的亲自去掷杯珓儿, 便灵感也。” ▶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 “ 合淝 之 杨老 , 以掷筊名爆于时。”
- 杯瓢 杯与瓢, 均饮器。 借指饮酒或品茗。 ▶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之六: “杯瓢闲寄咏, 清绝是知音。”
- 杯盂 指酒杯。 ▶ 唐 白居易 《马上作》诗: “高声咏篇什, 大笑飞杯盂。”
- 杯渡松 相传为 晋 宋 间高僧 杯渡 手植之松。 ▶ 唐 李白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 “岩种 朗公 橘, 门深 杯渡 松。” ▶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 “﹝ 隐静寺 ﹞相传寺为 杯渡 禅师所建……寺外有十里松径, 传云禅师手植。 或曰: 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 势若虬龙者, 即师手泽。”
- 杯盏 酒杯。 借指酒。 ▶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 “身名判作梦, 杯盏莫相违。” ▶ 唐 元稹 《琵琶歌》: “逢人便请送杯盏, 著尽工夫人不知。”
- 杯渡 晋 宋 时僧人, 不知姓名。 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 故以 杯渡 为名。 事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杯渡》。 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 唐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诗: “锡飞常近鹤, 杯渡不惊鸥。” ▶ 明 黄淳耀 《李龙眠画罗汉记》: “后世所谓高僧, 犹云锡飞杯渡, 而为渡江艰辛乃尔, 殊可怪也。”
- 杯盘 亦作“杯柈”。 杯与盘。 亦借指酒肴。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 洛城 无事足杯盘, 风雪相和岁欲阑。” ▶ 宋 吴可 《藏海诗话》: “草草杯柈供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丫鬟收拾了杯盘之类, 抹了桌子。” ▶ 周咏 《秋怀》诗之八: “何堪 湘浦 伤离鹄, 忍对杯盘数落花。”
- 杯池 谓小池塘。 ▶ 唐 李贺 《感讽》诗之六: “调歌送风转, 杯池白鱼小。” ▶ 王琦 汇解: “杯池, 池之小者。 极言其小, 小仅似杯耳。”
- 杯盘狼籍 见“杯盘狼藉”。
- 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示例】有新债未动毫分的,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四回)【拼音码】bscx【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表示力量微小不能解决问题【英文】an utterly inadequate method in dealing with a severe【故事】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车柴全部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