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残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 暮景 mùjǐng①傍晚的景色。②老年时的景况:桑榆~。
- 残 (殘)cán ㄘㄢˊ1)害,毁坏:~害。摧~。2)不完全,余下的:~余...
- 光 guāng ㄍㄨㄤˉ1)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
- 暮景桑榆 日暮时,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桑榆之阴不居”唐李善注。
- 桑榆暮景 sāng yú mù jǐng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示例】教子攻书志未酬,~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拼音码】symj【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 残年暮景 cán nián mù jǐng 【解释】指人到了晚年。【示例】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喜和是相逢,怕的是别离。”(清·无名氏《说唐》第十回)【拼音码】cnm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英文】afterlife time
- 暮晷 黄昏的日影。 指落日。 ▶ 《宋书‧傅亮传》: “在西成之暮晷, 肃皇命于禁中。 聆蜻蛚于前庑, 鉴朗月于房栊。” ▶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四道》: “故有吹律于寒谷, 和气生焉;挥戈于曜灵, 暮晷回焉。”
- 暮暗 日落天暗。 ▶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 “暮暗来客去, 群嚣各收声。”
- 暮暮 每天傍晚。 ▶ 唐 刘长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诗: “但见荒郊外, 寒鸦暮暮飞。” ▶ 宋 陆游 《日出入行》: “但见旦旦升天东, 但见暮暮入地中。”
- 暮晖 落日的馀辉。 ▶ 唐 储光羲 《临江亭》诗: “城头落暮晖, 城外擣秋衣。” ▶ 唐 李商隐 《桂林路中》诗: “地暖无秋色, 江晴有暮晖。” ▶ 前蜀 韦庄 《纪村事》诗: “酿酒迎新社, 遥砧送暮晖。”
- 暮暮朝朝 又作:日日夜夜。
- 暮春 mùchūn春季的末期;农历的三月。
- 暮更 指夜晚的时间。 更,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 唐 薛逢《追昔行》: “朝光如飞犹尚可, 暮更如箭不容卧。”
- 暮想朝思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