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桑榆暮景是什么意思

发音:  
"桑榆暮景"的近义词  
用"桑榆暮景"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sāng yú mù jǐng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示例】教子攻书志未酬,~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拼音码】symj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 桑榆暮    谓年近垂老。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     jǐng ㄐㄧㄥˇ1)环境的风光:~色。~致。~物。~观。~气(a.景...
  • 桑榆暮    谓年近垂老。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 “六十岁, 花甲周, 桑榆暮矣!”
  • 暮景桑榆    日暮时,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桑榆之阴不居”唐李善注。
  • 暮景    mùjǐng①傍晚的景色。②老年时的景况:桑榆~。
  • 桑榆      1.  桑树与榆树。    ▶ 汉 刘向 《九叹‧怨思》: “孤雌吟于高墉兮, 鸣鸠栖于桑榆。”    ▶ 《晋书‧夏侯湛传》: “鸿鹄一举, 横四海之区, 出青云之外, 而尺鷃不陵桑榆。”    2.  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 因以指日暮。    ▶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 “日西垂, 景在树端, 谓之桑榆。”    ▶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 “夫杲日流景, 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 而辰象粲然。”    ▶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 “安得遵云衢, 及此桑榆光。”    3.  《后汉书‧冯异传》: “始虽垂翅 回溪 , 终能奋翼 黾池 , 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后阶段。    ▶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桑榆傥可收, 愿寄相思字。”    ▶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之四: “兵谏匆匆事有无, 将军计已失桑榆。”    4.  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年在桑榆间, 影响不能追。”    ▶ 李善 注: “日在桑榆, 以喻人之将老。”    ▶ 《隋书‧王韶传》: “加以今年六十有六, 桑榆云晚, 比于畴昔, 昏忘又多。”    ▶ 宋 范成大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 “后会吾衰矣, 桑榆一茧丝。”    ▶ 清 沈起凤 《谐铎‧虎痴》: “况我年近桑榆, 家无兰玉。”    5.  喻指隐居田园。    ▶ 《魏书‧逸士传‧眭夸》: “或人谓 夸 曰: ‘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 子何独在桑榆乎?’”
  • 收桑榆    见“ 收之桑榆 ”。
  • 桑榆年    指晚年, 暮年。    ▶ 清 方文 《述哀》诗: “所痛桑榆年, 转见家荡析。 无孙已暗伤, 无妇又增恤。”参见“ 桑榆 ”。
  • 桑榆景    见“ 桑榆之景 ”。
  • 桑榆暖    亦作“桑榆暖”。  谓晚年幸福。    ▶ 唐玄宗 《续薛令之题壁诗》: “苦嫌松桂寒, 任逐桑榆暖。”    ▶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之一: “宦游四十年, 归逐桑榆暖。”    ▶ 宋 范成大 《将至吴中亲旧都来相迓感怀有作》诗: “新事略从年少问, 故人差觉坐中稀。 不须更说桑榆暖, 霜后鲈鱼也自肥。”参见“ 桑榆 ”。
  • 桑榆补    《后汉书‧冯异传》: “始虽垂翅 回溪 , 终能奋翼 黾池 , 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后以“桑榆补”谓善于补救失误。    ▶ 清 赵翼 《树斋大司马述庵少司寇奉使秦邮扁舟往晤留连永日别后却寄》诗: “在朝与在野, 均贵桑榆补。”    ▶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 “勤为桑榆之补, 如或我材可用, 则将取诸其怀。”
  • 暮景残光    又作: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 残年暮景    cán nián mù jǐng 【解释】指人到了晚年。【示例】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喜和是相逢,怕的是别离。”(清·无名氏《说唐》第十回)【拼音码】cnmj【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英文】afterlife time
  • 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日薄桑榆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景入桑榆    比喻垂老之年。
  • 桑榆之景    指晚年时光。
  • 桑榆之礼    指乡党序齿尊老之礼仪。    ▶ 唐 欧阳詹 《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 “后一日, 遂有 东湖亭 之会。 公削桑榆之礼, 执宾主之仪, 揖让升堂, 雍容就筵。”
  • 桑榆晚景    同“桑榆暮景”。   宋 苏轼 《罢登州谢杜宿州启》: “桑榆晚景, 忽蒙收录之恩。”    ▶ 金 王彧《禅颂》诗: “桑榆晚景无多子, 针芥人生岂易投。”
  • 桑榆末景    同“桑榆暮景”。
  •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 东隅, 日所出处;桑榆, 落日所照处。    ▶ 《后汉书‧冯异传》: “﹝ 光武帝 ﹞玺书劳 异 曰: ‘ 赤眉 破平, 士卒劳苦, 始虽垂翅 回溪 , 终能奋翼 黾池 , 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    ▶ 《南史‧何敬容传》: “少戢言于众口, 微自救于竹帛, 所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 《冷眼观》第二十回: “谁知那个旗婆, 犹自贼心未死, 竟想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 孙中山 《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但是失之东隅, 还可以收之桑榆, 亡羊补牢, 还未为晚。”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在另一个时候等到补偿或成功。【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示例】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拼音码】szdy【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英文】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
  • 桑槿    花木名。 即朱槿。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 “重台朱槿, 似桑, 南中呼为桑槿。”
  • 桑欀    棺木中以桑木做的里衬。 语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菩提寺》: “桑木为欀”。    ▶ 范祥雍 校注: “欀字, 各字书所释义与此皆不合, 疑与镶字相同, 《说文》镶字云: ‘作型中肠也。 ’ 段 注: ‘型者铸器之法也。 其中肠谓之镶, 犹瓜中肠谓之瓤也。 ’此言柏棺以桑木作中肠。 铜器中肠为镶, 瓜中肠为瓤, 引申之则木中肠为欀, 此义可以意推。”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尸穸》: “ 洛阳 奉终里 多卖送死之具, 涵 言作柏棺莫作桑欀, 吾地下见发鬼兵, 一鬼称是柏棺, 主者曰: ‘虽是柏棺, 乃桑欀也。 ’”
  • 桑榆晩景     桑榆晩景拼音:sāng yú wǎn jǐng 注音:ㄙㄤ ㄧㄩˊ ㄨㄢˇ ㄐㄧㄥˇ 词语解释
  • 桑比    景颇族竹制乐器名。    ▶ 杨苏 《汤跌》: “丛林中闪出几个景颇族青年, 其中有联防队长 勒拉 。 在他们白色的包头上, 缝着火一样红的绒球, 插上用元珠串成的闪亮的英雄结, 吹着‘桑比’, 充满朝气和自信。”自注: “桑比: 竹制乐器, 声音幽静如洞箫。”
桑榆暮景是什么意思,桑榆暮景的中文解释,桑榆暮景是什麽意思桑榆暮景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