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每天傍晚。
▶ 唐 刘长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诗: “但见荒郊外, 寒鸦暮暮飞。”
▶ 宋 陆游 《日出入行》: “但见旦旦升天东, 但见暮暮入地中。”
- 暮 mù ㄇㄨˋ1)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
- 暮暮朝朝 又作:日日夜夜。
- 朝朝暮暮 zhāo zhāo mù mù 【解释】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示例】清·洪昇《长生殿·怂合》:“银河碧落神仙配,地久天长,岂但~期。”【拼音码】zzmm【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短时间
- 暮暗 日落天暗。 ▶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 “暮暗来客去, 群嚣各收声。”
- 暮更 指夜晚的时间。 更,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 唐 薛逢《追昔行》: “朝光如飞犹尚可, 暮更如箭不容卧。”
- 暮晷 黄昏的日影。 指落日。 ▶ 《宋书‧傅亮传》: “在西成之暮晷, 肃皇命于禁中。 聆蜻蛚于前庑, 鉴朗月于房栊。” ▶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四道》: “故有吹律于寒谷, 和气生焉;挥戈于曜灵, 暮晷回焉。”
- 暮月 一季的末月。 ▶ 《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宋 傅亮 《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 “岁九旻之暮月, 肃晨驾而北逝。” ▶ 唐 韩鄂 《岁华纪丽‧重阳》: “重阳佳辰, 九旻暮月。”
- 暮景残光 又作: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 暮末 犹末世。 谓一代将终之时。 ▶ 唐 陆龟蒙 《汉三高士赞‧申屠嘉》: “ 汉 衰政荒, 时实暮末, 隐于 砀山 , 遂与世绝。”
- 暮景桑榆 日暮时,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桑榆之阴不居”唐李善注。
- 暮来朝去 暮来朝去 基本解释:暮:傍晚;朝:早晨。清晨过去黄昏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 暮景 mùjǐng①傍晚的景色。②老年时的景况: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