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何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同“无何乡”。
元 吴澄 《次韵玉清避暑》: “相邀采真无何境, 嗒然熟视谁长雄。”
▶ 元 王恽 《平湖乐‧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曲: “春服初成靓妆莹, 玉双瓶, 兴来径入无何境。”
▶ 元 卢挚 《蟾宫曲‧丹桂》曲: “纵览岩阿, 抚节高歌, 时到无何境。”
- 无何 wúhé〈书〉①没多久。②没有什么;没有其他的事。
- 境 jìng ㄐㄧㄥˋ1)疆界,边界:~界。国~。入~。出~。边~。2)地...
- 无何乡 “无何有之乡”之省称。 ▶ 唐 岑参 《林卧》诗: “惟爱隐几时, 独游无何乡。” ▶ 唐 窦参 《登潜山观》诗: “既入无何乡, 转嫌人事难。” ▶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 “迳趋无何乡, 回觉万事错。”
- 无何有 “无何有之乡”之省称。 ▶ 唐 卢僎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 “乡入无何有, 时还上古初。” ▶ 宋 苏轼 《和拟古》之一: “问我何处来, 我来无何有。”
- 无何有之乡 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解释】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出处】《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拼音码】whyx【用法】动宾式;作宾语;指空无所有的地方
- 无何有乡 无何有之乡。
- 日饮无何 见“日饮亡何”。
- 无体 1. 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 《礼记‧孔子闲居》: “ 孔子 曰: ‘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无服之丧, 此之谓三无。 ’” 孔颖达 疏: “非有升降揖让之礼, 故为无体之礼也。” 2. 没有形体。 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 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 《淮南子‧精神训》: “其动无形, 其静无体。” ▶ 高诱 注: “无形无体, 道之容也。” ▶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道生》: “道之为物……指之无体, 象之无容。” ▶ 唐 张说 《陈州龙兴寺碑》: “观夫广大无相者, 虚空也, 四轮依之而住;精微无体者, 佛性也, 万法因之以生。” 3. 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 《旧唐书‧音乐志三》: “六变有成, 三登无体。”
- 无佗 见“ 无他 ”。
- 无住 佛教语。 实相之异名。 谓法无自性, 无所住着, 随缘而起。 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 唐 张说 《杂诗》之四: “悟灭心非尽, 求虚见后生。 应将无住法, 修到不成名。” ▶ 唐 谢剧 《游烂柯山》诗: “惟将无住理, 转与信人说。 月影清江中, 可观不可得。”
- 无余 wúyú没有剩余:揭露~│一览~。
- 无位 1. 没有界限或位置。 ▶ 晋 郗超 《奉法要》: “夫罪福之于逆顺, 固必应而无差者也。 苟昧斯道, 则邪正无位, 寄心无准矣。” ▶ 晋 王谧 《答桓太尉书》: “况佛教喻一生于弹指, 期要终于永劫, 语灵异之无位, 设报应于未兆, 取之能信, 不亦难乎!” 2. 指没有一定的地位。 ▶ 明 刘基 《全婴堂序》: “夫济人利物, 无位不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