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而大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ǎo xué ér dà yí
[learning trivials while giving up imporeance] 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唐·韩愈《师说》
- 小学 xiǎoxué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
- 而 ér ㄦˊ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 大 dà ㄉㄚˋ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学而 《论语》首篇篇名, 后借指《论语》。 ▶ 宋 刘克庄 《田舍即事》诗: “邻壁嘲啾诵《学而》, 老人睡少听移时。”
- 小学 xiǎoxué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②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教六书,所以有这名称。
- 小学堂 清 末采用 欧 美 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 初称小学堂, 后改称小学校, 犹今之小学。 ▶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广学》: “今西国定制, 无论城乡, 三十户而设小学堂一。”
- 小学子 见“ 小学生 ”。
- 小学生 xiǎoxuéshēng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小学生xiǎo xué sheng①年岁较小的学生。②〈方〉年岁较小的男孩子。
- 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这位老师师德高尚,~,诲人不倦,虚怀若谷。【拼音码】xeby【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to learn
- 学而优则仕 xué ér yōu zé shì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拼音码】xeys
- 过屠门而大嚼 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解释】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示例】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茅盾《过年》)【拼音码】gtmj【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英文】feed on illusions
- 两等小学堂 清 末设小学堂, 分初等和高等, 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 初等七岁入学, 修业五年, 后改四年, 高等修业四年。 辛亥革命后, 学堂改称学校。
- 初等小学 见“ 初级小学 ”。
- 初级小学 chūjí xiǎoxué我国实施过的前一阶段的初等教育的学校。简称初小。
- 大小学士 指 明 沈度 及弟 粲 。 ▶ 沈度 、 沈粲 皆善书, 同官翰林, 时号“大小学士”。 见《明史‧文苑传二‧沈度》。
- 完全小学 wánquán xiǎoxué指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简称完小。
- 高级小学 gāojíxiǎoxué我国实施过的后一阶段的初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小。
- 小孩 亦作“小孩子”。 1. 儿童;幼儿。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戊: “﹝ 陈峤 数举不遂, 暮年获一第, ﹞至新婚, 近八十矣, 合卺之夕……自成一章, 其末曰: ‘ 彭祖 尚闻年八百, 陈郎 犹是小孩儿。 ’座客皆绝倒。” ▶ 《前汉书评话》卷下: “ 吕 女闲步至后园, 见一小孩儿耍。” ▶ 蒋光慈 《梦中的疑境》诗: “从那边走来一个小孩子, 真正的可爱啊!” 谢觉哉 《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我也去过 鄜县 , 那是严冬时候, 张村驿 、 黑水寺 等处, 还有小孩在沟里捉鱼。” 2. 年幼或年轻的子女。 ▶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 梅氏 道: ‘说那里话!奴家也是儒门之女, 妇人从一而终, 况又有了这小孩儿, 怎割舍得抛他?’” 李准 《李双双小传》二: “二则是 双双 也有了小孩, 脾气也大起来。” 3. 泛指未成年的人。 有时也用作年轻人对长辈的自称。 ▶ 《红楼梦》第五二回: “我们只疑惑 邢姑娘 的丫头, 本来又穷, 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 拿起来是有的。” ▶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三: “ 三魁 道: ‘婶婶忙了半天还没动嘴, 我们小孩子, 怎么能先吃?’”
- 小孩儿 xiǎoháir①儿童。也说小孩子。②子女(多指未成年的):你有几个~?
- 小孩子 见“ 小孩 ”。
- 小孽 1. 对叛逆者的蔑称。 ▶ 唐 杜牧 《贺生擒衡州草贼邓裴表》: “逆贼 邓裴 , 蕞尔小孽。” 2. 小的妖祸。 ▶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小孽乖躔次, 中兴系昊苍。”
- 小宅 对己宅的谦称。 ▶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到之明日, 可与 一妹 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
- 小孤撮 对小儿女的称呼。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摺: “若非是小孤撮叫我一声娘呵, 兀的不怨恨冲天气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