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小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wánquán xiǎoxué
指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简称完小。
- 完全 wánquán①齐全;不缺少什么:话还没说~│四肢~。②全部:~同意│...
- 小学 xiǎoxué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
- 完全 wánquán①齐全;不缺少什么:话还没说~│四肢~。②全部:~同意│他的病~好了。
- 小学 xiǎoxué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②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教六书,所以有这名称。
- 小学堂 清 末采用 欧 美 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 初称小学堂, 后改称小学校, 犹今之小学。 ▶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广学》: “今西国定制, 无论城乡, 三十户而设小学堂一。”
- 小学子 见“ 小学生 ”。
- 小学生 xiǎoxuéshēng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小学生xiǎo xué sheng①年岁较小的学生。②〈方〉年岁较小的男孩子。
- 两等小学堂 清 末设小学堂, 分初等和高等, 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 初等七岁入学, 修业五年, 后改四年, 高等修业四年。 辛亥革命后, 学堂改称学校。
- 初等小学 见“ 初级小学 ”。
- 初级小学 chūjí xiǎoxué我国实施过的前一阶段的初等教育的学校。简称初小。
- 大小学士 指 明 沈度 及弟 粲 。 ▶ 沈度 、 沈粲 皆善书, 同官翰林, 时号“大小学士”。 见《明史‧文苑传二‧沈度》。
- 小学而大遗 xiǎo xué ér dà yí[learning trivials while giving up imporeance] 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唐·韩愈《师说》
- 高级小学 gāojíxiǎoxué我国实施过的后一阶段的初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小。
- 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基本解释:“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对称。以关于某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的推理。如分别考察某班每一个同学,确认全班五十位同学在期终考试中每门功课都及格,从而推出结论,该班全体同学在期终考试中全部过关。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可靠的,它使特殊性的知识上升到一般性的知识,但是在认识上进展有限,而且只有在考察对象为数不多的情况下才能运用。
- 完全四边形 完全四边形 基本解释: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组成的图形。有四条边和六个顶点,不共边的两个顶点称为对顶点,其连线为对角线。完全四边形三条对角线的中点(图中l、m、n)共线,此直线称为完全四边形的牛顿线。
- 完具 完整;完备。 ▶ 《汉书‧王莽传下》: “府藏完具, 独 未央宫 烧攻 莽 三日, 死则案堵复故。” ▶ 宋 苏洵 《几策‧审势》: “况今以天子之尊, 藉郡县之势, 言脱于口而四方响应, 其所以用威之资固已完具。” ▶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苦闷的象徵>》: “就全体的结构看起来, 大约四篇已算完具, 所缺的不过是修饰补缀罢了。”
- 完刑 古代一种较轻的刑罚。 不残伤其身体, 只罚劳役。 ▶ 《晋书‧刑法志》: “更依古义制为五刑。 其死刑有三, 髡刑有四, 完刑、作刑各三, 赎刑十一。”
- 完利 1. 坚固适用。 ▶ 《管子‧立政》: “论百工, 审时事, 辨功苦, 上完利, 监一五乡, 以时钧修焉, 使刻镂文采, 毋敢造于乡, 工师之事也。” ▶ 《荀子‧王制》: “辨功苦, 尚完利, 便备用。” ▶ 杨倞 注: “完, 坚也;利, 谓便于用, 若车之利转之类也。” 2. 指坚固锋利。 ▶ 《汉书‧晁错传》: “兵不完利, 与空手同;甲不坚密, 与袒裼同。”
- 完免 保全;幸免。 ▶ 《后汉书‧张酺传》: “臣闻王政骨肉之刑, 有三宥之义, 过厚不过薄。 今议者为 瑰 选严能相, 恐其迫切, 必不完免, 宜裁加贷宥, 以崇厚德。” ▶ 《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 “后兵寇并起, 其逃亡者少能自脱, 惟 文公 大小负粮捷步, 悉得完免。”
- 完办 犹完成。 ▶ 三国演义 《第四六回》: “ 公瑾 教我十日完办, 工匠料物, 都不应手, 将这一件风流罪过, 明白要杀我。” ▶ 《水浒传》第八十回: “ 叶春 造船, 也都完办。”
- 完充 完备充裕。 ▶ 《新唐书‧任迪简传》: “﹝ 任迪简 ﹞承 茂昭 奢纵后, 公私屈覂, 欲飨士, 无所给, 至与下同粝食, 身居戟户。 逾月, 军中感其公, 请安卧内, 迪简 乃许。 三年, 上下完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