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谓六种极凶恶之事。
▶ 《书‧洪范》: “六极: 一曰凶短折, 二曰疾, 三曰忧, 四曰贫, 五曰恶, 六曰弱。”
▶ 孔颖达 疏: “六极, 谓穷极恶事有六。”
▶ 汉 王逸 《九思‧逢尤》: “愍余命兮遭六极, 委玉质兮于泥涂。”
▶ 《隋书‧礼仪志四》: “六极之人, 务加宽养, 必使生有以自救, 没有以自给。”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 “忠义所感, 定命靡常, 六极转移, 易如反掌。”
2. 谓上下四方。
▶ 《庄子‧应帝王》: “以出六极之外, 而游无何有之乡。”
▶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论语》: “信有一我, 而不信, 六极无之而非我。”
▶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 “俯视千春, 横眺六极, 无文学不足以立国, 无文学不足以新民。”
3. 谓命、丑、福、赏、祸、罚。
▶ 《逸周书‧常训》: “六极: 命、丑、福、赏、祸、罚。 六极不嬴, 八政和平。”
4. 中医学名词。 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精极、髓极, 均为虚劳重症。
▶ 《云笈七签》卷三二: “五劳则生六极, 一曰气极, 二曰血极, 三曰筋极, 四曰骨极, 五曰精极, 六曰髓极。 六极即为七伤。”参阅 隋 巢元方 等《诸病源候论》。
- 六 liù ㄌㄧㄡˋ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 极 (極)jí ㄐㄧˊ1)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 六枝儿 见“ 六枝子 ”。
- 六枝子 一只手(或足)长六个指头。 ▶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他长的是个大身量, 黄净子脸儿, 两撇小胡子儿, 左手是个六枝子。” ▶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 “那可就叫‘六枝儿划拳’, 新样儿的, 没了对儿咧!”
- 六材 1. 指六工制作器物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工, 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典制六材。” ▶ 孔颖达 疏: “工, 能也, 言能作器物者也。 前既有六府之物, 宜立六工以作之为器物。” 2. 指制弓之六材: 干、角、筋、胶、丝、漆。 ▶ 《周礼‧考工记‧弓人》: “弓人为弓, 取六材必以其时, 六材既聚, 巧者和之。 干也者, 以为远也;角也者, 以为疾也;筋也者, 以为深也;胶也者, 以为和也;丝也者, 以为固也;漆也者, 以为受霜露也。” 3. 泛指各种用材。 ▶ 《后汉书‧舆服志》: “是故具物以时, 六材皆良。” ▶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 有悦于人之耳目, 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 五谷六材, 有适于用, 而用之则弊, 取之则竭。”
- 六枪屋 六枪屋 基本解释:汉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浙江嘉兴地区。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四壁用圆木作柱,上有肩梁,结构牢固。除正房外,两侧连有偏房,因三个屋脊的两端向上翘起,犹如六杆“枪”,故名。
- 六术 1. 指军事上的六项原则。 ▶ 《荀子‧议兵》: “故制号政令, 欲严以威;庆赏刑罚, 欲必以信;处舍收藏, 欲周以固;徙举进退, 欲安以重, 欲疾以速;窥敌观变, 欲潜以深, 欲伍以参;遇敌决战, 必道吾所明, 必道吾所疑。 夫是之谓六术。” 2. 指占日、占月、占星气、律吕、甲子、算数。 ▶ 《晋书‧律历志中》: “逮乎 炎帝 , 分八节以始农功, 轩辕 纪三纲而阐书契, 乃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大挠 造甲子, 隶首 作算数。 ▶ 容成 综斯六术, 考定气象, 建五行, 察发敛, 起消息, 正闰馀, 述而著焉, 谓之《调历》。”
- 六枳 谓枳树编的六藩篱。 ▶ 《后汉书‧冯衍传》: “揵六枳而为篱兮, 筑蕙若而为室。” ▶ 李贤 注: “枳, 芬木也。 ▶ 《晏子》曰: ‘江南为橘, 江北为枳。 ’枳之为木, 芳而多刺, 可以为篱。 此云‘六枳’, 《东观记》作‘八枳’。” ▶ 清 郑江 《西溪草堂图》诗: “一茅粗剪葺, 六枳纷环周。”参见“ 八枳 ”。
- 六本 古谓立身行事的六项根本: 孝、哀、勇、能、嗣、力。 ▶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 孔子 曰: 行身有六本, 本立焉, 然后为君子。 立体有义矣, 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 而哀为本;战陈有队矣, 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 而能为本;居国有礼矣, 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 而力为本。” ▶ 《北史‧隋炀帝纪》: “武有七德, 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 兴之以教义。”
- 六朝金粉 ①吴、东晋、宋、齐、梁、陈崇尚华靡,仕女以艳丽见称,因以指美女、粉黛。②指六朝国都金陵的奢侈豪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