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称“盐角儿令”。
词牌名。
▶ 宋 王灼 《碧鸡漫志‧盐角儿》: “盐角儿, 《嘉佑杂志》云: 梅圣俞 说: 始教坊家人市盐, 于纸角中得一曲谱, 翻之, 遂以名, 今双调《盐角儿令》是也。
▶ 欧阳永叔 尝制词。”
盐角儿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盐: (鹽)yán ㄧㄢˊ1)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
- 角: jiǎo ㄐㄧㄠˇ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
- 儿: (兒)ér ㄦˊ1)小孩子:~戏。2)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
- 盐角儿令: 见“ 盐角儿 ”。
- 乌盐角: 古乐曲名。 ▶ 元 陈舜道 《春日田园杂兴》诗之二: “村声荡耳《乌盐角》, 社酒柔情玉练捶。” ▶ 明 杨慎 《词品‧乌盐角》: “曲名有《乌盐角》。 ▶ 《江邻几杂志》云: ‘始教坊家人市盐, 得一曲谱于角子中, 翻之遂以名焉。 ’”
- 乏角儿: 没有名气的演员。 ▶ 《负曝闲谈》第八回: “这些都是乏角儿, 不用去听他。”
- 乖角儿: 聪明机灵的人。 ▶ 鲁迅 《呐喊‧药》: “ 夏三爷 真是乖角儿, 要是他不先告官, 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
- 傍角儿: bàngjuér〈方〉①为主角配戏或伴奏。②指为主角配戏或伴奏的人。
- 劈角儿: 犹劈头, 当头。 角, 头顶两侧发束。 ▶ 《水浒传》第六六回: “却才道罢, 背后两个人劈角儿揪住。”
- 坤角儿: kūnjuér旧时指戏剧女演员。
- 把角儿: bǎjiǎor路口拐角的地方:胡同~有家早点铺。
- 旦角儿: dànjuér[the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Chinese operas;role of female actress] 旦角,有时特指青衣、花旦
- 红角儿: 旧时称出风头、走红运的演员。
- 绾角儿: 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 形状如角, 故以“绾角儿”借指童年。 ▶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摺: “我须是 李德昌 绾角儿夫妻, 怎下的胡行乱做。” ▶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摺: “只是那 随何 , 是喒绾角儿弟兄, 他可不该来哄喒。”
- 豆角儿: dòujiǎor豆荚(多指鲜嫩可做菜的)。
- 名角,名角儿: míngjué,míngjuér[a famous actor] 著名的演员
- 女角,女角儿: n梛ué,n梛uér[female character] 女性角色
- 挖角,挖角儿: wājiǎo,wājiǎor[undermine] 把别的戏班中有叫座能力的演员用较高报酬或其他手段拉入自己的戏班
- 替角,替角儿: tìjué,tìjuér[understudy] 随时准备接替另一人的角色的人或随时准备接替另一人的工作或职责的人
- 眼犄角儿: yǎnjījiǎor〈方〉眼角。
- 鹅梨角儿: 一种发髻。 顶端似梨柄, 下部似梨身, 故名。 ▶ 《水浒传》第三二回: “ 宋江 偷眼看时, 见那个出来的大王, 头上绾着鹅梨角儿。”
- 盐规: 旧时盐商按成例付给地方官府的津贴。 ▶ 《儒林外史》第九回: “知县听了 娄府 这番话, 心下着慌, 却又回不得盐商, 传进书办去细细商酌, 只得把几项盐规银子凑齐, 补了这一项。” ▶ 《清史稿‧食货志四》: “课归地丁, 朕早虑及地方官曾受盐规, 必持异议。”
- 盐警: 盐场的警察。 ▶ 阿英 《盐乡杂信》八: “在烧时, 常常有盐警来查照, 如果没有照, 而是私烧, 这座灶是要被封的。” ▶ 何云祥 《嫂嫂》: “谁知一分钱还没赚到, 就在这儿被盐警发觉, 爹一慌, 甩掉盐担想逃, 不料砰砰几枪, 爹就……”
- 盐裹: 一包盐。 ▶ 宋 陆游 《赠猫》诗: “盐裹聘狸奴, 常看戏座隅。”
- 盐课: 1. 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徵的税课。 ▶ 《宋史‧食货志下三》: “ 世宗 北伐, 父老遮道泣诉, 愿以盐课均之两税, 而弛其禁, 许之, 今两税盐钱是也。” ▶ 《元史‧食货志五》: “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创立, 当时盐课未有定额, 但从实恢办。” ▶ 《明史‧徐阶传》: “ 鄢懋卿 骤增盐课四十万金。 ▶ 阶 风御史请复故额。” ▶ 《清史稿‧食货志四》: “灶不乐以盐归垣, 商亦无资完课。 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 2. 指办理盐课事务。 ▶ 宋 秦观 《代蕲守谢上表》: “昨以出按荆车, 兼程盐课, 猥虞旷废, 妄致勤劳。” ▶ 《明史‧食货志四》: “ 松江 所负课六十馀万, 民诉于朝。 命直隶巡抚 周忱 兼理盐课。”
- 盐蠹: 贩卖私盐的奸商。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开琐事杂记》: “﹝ 郑之惠 ﹞有病闲住, 被参未结, 盐蠹 赵文渊 具告, 反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