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的名讳。 ▶ 《魏书‧崔玄伯传》: “ 崔玄伯 , 清河 东武城 人也, 名犯 高祖 庙讳。” ▶ 《旧唐书‧韦贯之传》: “ 韦贯之 本名 纯 , 以 宪宗 ( 李纯 )庙讳, 遂以字称。” ▶ 《新五代史‧职方考》: “ 镇州 故曰 成德军 , 梁 初以‘成’音犯庙讳, 改曰 武顺 。”按, “成”与 梁太祖 父 朱诚 之名谐音。 庙: (廟)miào ㄇㄧㄠˋ1)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2)供神...讳: (諱)huì ㄏㄨㄟˋ1)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庙论: 朝廷对政事的议论。 ▶ 宋 欧阳修 《谢参知政事表》: “赞贰国钧, 参闻庙论。” ▶ 《朱子语类》卷一三○: “本朝自 李文靖公 、 王文正公 当国以来, 庙论主于安静。” 庙议: 1. 关于宗庙礼制的议论。 ▶ 《新唐书‧朱子奢传》: “始, 武帝 时, 太庙享止四室。 ▶ 高祖 崩, 将祔主于庙, 帝诏有司详议。 ▶ 子奢 建言: ‘ 汉 丞相 韦玄成 奏立五庙, 刘歆 议当七, 郑玄 本 玄成 , 王肃 宗 歆 , 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 ’” 2. 朝廷的谋议。 ▶ 宋 岳珂 《桯史‧刘薀古》: “ 薀古 素谓庙议咸许, 其来也, 意得甚。” ▶ 明 张居正 《与王鉴川计送归那吉事》: “彼虽有言, 庙议已决, 无足恤也。”庙谋: 犹庙算。 ▶ 《文选‧范晔<后汉书‧光武纪赞>》: “明明庙谋, 赳赳雄断。” ▶ 李善 注: “庙谋, 庙算也。” ▶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 “徙倚瞻王室, 从容仰庙谋。” ▶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每有朝廷重事, 庙谋未决者, 必资于 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