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腹逃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马腹 1. 马的腹部。 ...
- 逃 táo ㄊㄠˊ1)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跑。~敌。~匿...
- 鞭 biān ㄅㄧㄢˉ1)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 马腹 1. 马的腹部。 ▶ 《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人有言曰: ‘虽鞭之长, 不及马腹。 ’”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 “阵头横却月, 马腹带连钱。” 2. 传说中的兽名。 ▶ 《山海经‧中山经》: “ 蔓渠之山 ……有兽焉, 其名曰马腹, 其状如人面虎身, 其音如婴儿, 是食人。”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马腹兽》: “马腹之物, 人面似虎。”
- 鞭长不及马腹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解释】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4回:“他未曾明白,隔了一省,就是~了。”【拼音码】bcbj【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同“鞭长莫及”
- 马致远 马致远(?——1321)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十五种,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散曲《夜行船·秋思》。
- 马舄 草名。 车前草。 ▶ 《尔雅‧释草》: “芣苡, 马舄。 马舄, 车前。” ▶ 郭璞 注: “今车前草, 大叶长穗, 好生道边。” ▶ 清 朱熲 《渟水兰》诗: “马舄及羊齿, 蒙茸蔽林端。”
- 马脸 喻长形的脸面。 ▶ 沙汀 《丁跛公》: “在那里面, 只有那个生着两撇长胡子, 长就一副马脸的账房在着。” ▶ 王盛农 《猛士》第十七章: “什长 敖二爷 马脸涨得紫红。”
- 马舆 见“ 马舆 ”。
- 马脚 mǎjiǎo比喻破绽:露出~。
- 马舞 舞蹈之一种。 驯马者执鞭舞, 马亦应节而舞。 ▶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 “马舞者, 栊马人著彩衣执鞭, 于床上舞蹀躞, 蹄皆应节奏也。” ▶ 元 丁复 《题画马为方远上人赋》诗: “况复教之作马舞, 跪拜起伏取笑娭。”
- 马脑 见“ 马瑙 ”。
- 马舞之灾 马舞之灾 基本解释:比喻火灾。
- 马胡子 方言。 响马, 土匪。 ▶ 王宗汉 《关东响马》第三章: “你私通马胡子, 本应送到县城去交 日本 人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