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文染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翰,毛笔。染翰,以笔蘸墨。谓挥笔疾书;撰写文章。
- 飞文 1. 谓散布诋毁、诽谤他人的匿名文书。 &...
- 染翰 1. 以笔蘸墨。 翰, 笔。 ...
- 飞文 1. 谓散布诋毁、诽谤他人的匿名文书。 ▶ 《汉书‧刘向传》: “群小窥见间隙, 缘饰文字, 巧言丑诋, 流言飞文, 哗于民间。” ▶ 《隋书‧文学传序》: “或离谗放逐之臣, 涂穷后门之士, 道轗轲而未遇, 志郁抑而不申, 愤激委约之中, 飞文魏阙之下。” ▶ 唐 孟郊 《赠章仇将军》诗: “本立谁敢拔, 飞文自难穷。” ▶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筹全局摺》: “交章飞文, 变乱黑白, 诬攻新政, 贝锦如织。” 2. 挥笔成文;写文章。 ▶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 “举白朱颜凝, 飞文彩笔抽。”参见“ 飞文染翰 ”。 3. 谓光彩闪耀。 ▶ 《文选‧班固<东都赋>》: “焱焱炎炎, 扬光飞文。” ▶ 吕延济 注: “焱焱炎炎, 旌旗貌。 飞扬光彩, 成其文章。” ▶ 《文选‧曹植<七启>》: “挥流芳, 耀飞文, 历盘鼓, 焕缤纷。” ▶ 张铣 注: “飞文, 谓光相照也。”
- 染翰 1. 以笔蘸墨。 翰, 笔。 ▶ 晋 潘岳 《<秋兴赋>序》: “于是染翰操纸, 慨然而赋。” 2. 指作诗文、绘画等。 ▶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 “宾至可命觞, 朋来当染翰。” ▶ 《魏书‧崔玄伯传》: “ 玄伯 自非朝廷文诰, 四方书檄, 初不染翰, 故世无遗文。” ▶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 “赠诗焉敢坠, 染翰欲无聊。” ▶ 宋 柳永 《凤衔杯》词: “有美 瑶卿 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八: “画虎雕龙染翰, 高山流水弹琴。” 3. 指写字。 ▶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 《明史‧文苑传一‧宋克》: “杜门染翰, 日费十纸, 遂以善书名天下。” ▶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 “张弦多变易, 染翰漫淋漓。” 4. 指书写的墨迹。 ▶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 絪 ( 郑絪 )为御史, 西巡 荆部 商山 歇马亭 ……欲题诗, 顾见一绝, 染翰尚湿。 ▶ 絪 大讶其佳绝。”
- 流言飞文 又作:流言蜚语。
- 操觚染翰 犹操觚。
- 染翰成章 谓提笔成文。
- 飞旋 fēixuán盘旋地飞:雄鹰在天空~◇他那爽朗的笑声不时在我耳边~。
- 飞旐 飘动的魂幡。 ▶ 《文选‧潘岳<寡妇赋>》: “龙輀俨其星驾兮, 飞旐翩以启路。” ▶ 吕延济 注: “旐, 引柩幡也。”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绮楼关树顶, 飞旐泛堂前。” ▶ 明 李东阳 《祭海钓萧先生文》: “日望飞旐, 心旌悬悬;絮酒而吊, 哀何可言!”
- 飞散 fēisàn①(烟、雾等)在空中飘动着散开:一团浓烟在空中~着,由黑色渐渐变成灰白。②(鸟等)飞着向四下散开:麻雀听到枪声惊慌地~了。
- 飞昂 宋 李诫 《营造法式》卷四: “飞昂, 其名有五: 一曰櫼, 二曰飞昂, 三曰英昂, 四曰斜角, 五曰下昂。”
- 飞放 1. 纵鹰隼捕猎。 ▶ 《元史‧兵志四》: “冬春之交, 天子或亲幸近郊, 纵鹰隼搏击, 以为游豫之度, 谓之飞放。”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圣聪》: “时 伯颜 以飞放为名, 挟持皇太子在 柳林 , 意将犯分。” 2. 很快放出。 ▶ 郭沫若 《女神‧太阳礼赞》: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 飞星 1. 流星。 ▶ 《汉书‧天文志》: “﹝ 阳朔 ﹞四年闰月庚午, 飞星大如缶, 出西南, 入斗下。” ▶ 唐 杜甫 《中宵》诗: “飞星过水白, 落月动沙虚。” ▶ 元 萨都剌 《坐清风楼》诗: “归鸟如云过, 飞星拂瓦流。” 2. 指运气;命运。 ▶ 《西游补》第一回: “ 行者 道: ‘……今日只是我的飞星好, 不该受念咒之苦。 ’” 3. 形容快速。 ▶ 《西游记》第三三回: “看他挑着两座大山, 飞星来赶师父。” ▶ 《英烈传》第十三回: “ 朱 兵火箭、火炮, 飞星放去, 便烧起来。”
- 飞播 fēibō用飞机撒种:~造林 ㄧ~优良牧草一万多亩。
- 飞晖 放射亮光。 ▶ 《西游补》第六回: “凤灯攦秀, 桂烛飞晖。”
- 飞掷 迅速打去、投去。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 “僧忽一脚飞掷, 李 已仰跌丈馀。” ▶ 叶圣陶 《倪焕之》六: “两个孩子似乎也嫌站在那里没事做, 从 金小姐 手里挣脱了手, 跟着 毅公 到池边, 捡起砖片在水面飞掷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