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以笔蘸墨。 翰, 笔。
▶ 晋 潘岳 《<秋兴赋>序》: “于是染翰操纸, 慨然而赋。”
2. 指作诗文、绘画等。
▶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 “宾至可命觞, 朋来当染翰。”
▶ 《魏书‧崔玄伯传》: “ 玄伯 自非朝廷文诰, 四方书檄, 初不染翰, 故世无遗文。”
▶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 “赠诗焉敢坠, 染翰欲无聊。”
▶ 宋 柳永 《凤衔杯》词: “有美 瑶卿 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八: “画虎雕龙染翰, 高山流水弹琴。”
3. 指写字。
▶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 《明史‧文苑传一‧宋克》: “杜门染翰, 日费十纸, 遂以善书名天下。”
▶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 “张弦多变易, 染翰漫淋漓。”
4. 指书写的墨迹。
▶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 絪 ( 郑絪 )为御史, 西巡 荆部 商山 歇马亭 ……欲题诗, 顾见一绝, 染翰尚湿。
▶ 絪 大讶其佳绝。”
- 染 rǎn ㄖㄢˇ1)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
- 翰 hàn ㄏㄢˋ1)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2)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 操觚染翰 犹操觚。
- 染翰成章 谓提笔成文。
- 飞文染翰 翰,毛笔。染翰,以笔蘸墨。谓挥笔疾书;撰写文章。
- 染羽 将羽毛染彩。 古代用以饰旌旗及王后之车。 ▶ 《周礼‧考工记‧锺氏》: “染羽, 以朱湛丹秫。 三月而炽之。”
- 染翰操纸 染翰操纸 基本解释:染翰:以笔蘸墨;操纸:拿着纸头。指书写文章。
- 染署 古代掌管染事的官署。 ▶ 《新唐书‧陈谏传》: “ 谏 警敏, 尝览染署岁簿, 悉能言其尺寸。”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织造》: “《唐六典》: 魏 少府属官有平准令, 宋 惟掌染。 ▶ 顺帝 即位, 以帝讳 准 , 故改称染署。”
- 染舆 涂漆彩绘之车。
- 染网 用牲畜血、桐油、树脂、化学药剂等浸染渔网。 处理后的网衣具有一定的抗腐性能、颜色和硬度等, 可延长使用期限, 并能提高捕获量。
- 染色 rǎnsè①用染料使纤维等材料着色。有时需要用媒染剂。②为了便于观察细菌,把细菌体染成蓝、红、紫等颜色。
- 染缸房 即染坊。 ▶ 萧红 《手》: “你家是干什么的?你家开染缸房吗?”参见“ 染坊 ”。
- 染色体 rǎnsètǐ存在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体,细胞分裂时可以观察到,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 染缸 rǎngāng染东西的大缸。比喻对人的思想产生坏影响的地方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