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遗词”。
1. 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 “昔先圣之遗辞, 言仁者其寿长。”
▶ 《后汉书‧章帝纪》: “‘五经’剖判, 去圣弥远, 章句遗辞, 乖疑难正。”
▶ 宋 曾巩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 “古有遗辞, 罔不采获。”
2. 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
▶ 宋 梅尧臣 《问牛喘赋》: “余得摭遗辞, 掇遗韵, 索遗意而用以酬。”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 “ 张靖之 《题马和之<伐檀图>》诗: ‘ 后稷 肇王业, 《豳风》有遗词。 ’” 清 黄景仁 《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诗: “终愁缀葺或失真, 遗辞浪说《由仪》补。”
- 遗 (遺)yí ㄧˊ1)丢失:~失。~落。2)漏掉:~忘。~漏。3)丢失的...
- 辞 (辭)cí ㄘˊ1)告别:告~。~诀。~行。~世。~别。2)不接受,请...
- 遗远 1. 谓远避世俗。 ▶ 《晋书‧儒林传‧杜夷》: “处士 杜夷 , 栖情遗远, 确然绝俗, 才学精博, 道行优备。” 2. 谓遗弃远者。 ▶ 《宋史‧胥偃传》: “ 偃 曰: ‘恤近遗远, 非政也。 况同罪异罚乎?’诏并释之。”
- 遗辙 1. 指留下的车辙。 ▶ 唐 刘驾 《古出塞》诗: “古来犬羊地, 巡狩无遗辙。” 2. 犹遗轨。 比喻前人留下的法度规则等。 ▶ 《文选‧陆机<五等论>》: “ 光武 中兴, 纂隆皇统, 而犹遵覆车之遗辙, 养丧家之宿疾。” ▶ 李善 注: “言 光武 犹遵师 前汉 之失也。 ▶ 《晏子春秋》: ‘谚曰: 前车覆, 后车戒也。 ’” 明 宋濂 《无尽灯禅师行业碑铭》: “大士 韶国师 之法嗣也, 吾可不遵行遗辙乎!”
- 遗迤 见“ 遗施 ”。
- 遗辉 前人留下的恩泽。 ▶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 “仰慕遗辉, 寤辟忧殷。”
- 遗迸 战败而奔散的残兵。 ▶ 《三国志‧蜀志‧王平传》: “众尽星散, 惟 平 所领千人, 鸣鼓自持, 魏 将 张合 疑其伏兵, 不往逼也。 于是 平 徐徐收合诸营遗迸, 率将士而还。” ▶ 《魏书‧太祖纪》: “ 真 等进破 侯莫陈部 , 获马牛羊十馀万头, 追殄遗迸, 入 大峪谷 。”
- 遗载 指前代留下的记载事情的书或文章。 ▶ 《魏书‧崔子元传》: “ 正始 之末, 任属记言, 撰缉馀暇, 乃刊著 赵 、 燕 、 秦 、 夏 、 凉 、 蜀 等遗载, 为之赞序, 褒贬评论。”
- 遗迹 yíjì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历史~│古代村落的~。
- 遗轻 谓抛弃轻贱之物。 形容极端厌弃。 ▶ 《后汉书‧蔡邕传》: “ 齐 人归乐, 孔子 斯征, 雍渠 骖乘, 逝而遗轻。” ▶ 李贤 注: “遗轻, 谓若弃轻细之物而去, 言恶之甚也。”
- 遗迹谈虚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 遗轶 见“ 遗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