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碑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颂德碑。 旧时为颂扬官员德政而所立的碑。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颂德》: “在官有异政, 考秩已终, 吏人立碑颂德者, 皆须审详事实, 州司以状闻奏, 恩敕听许, 然后得建之, 故谓之颂德碑, 亦曰遗爱碑。”
▶ 《旧唐书‧崔圆传》: “ 肃宗 即位, 玄宗 命 圆 同 房管 、 韦见素 并赴 肃宗 行在所, 玄宗 亲制遗爱碑于 蜀 以宠之。”
▶ 唐 陈子昂 有《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文。
▶ 金 王若虚 有《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文。
- 遗爱 1. 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n...
- 碑 bēi ㄅㄟˉ1)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
- 遗爱 1. 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 《国语‧晋语二》: “死必遗爱, 死民之思, 不亦可乎?” ▶ 《汉书‧叙传下》: “淑人君子, 时同功异。 没世遗爱, 民有馀思。” ▶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 “一门而凫舄, 皆为政以德, 遗爱在人。” ▶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 “知君忠孝志, 遗爱 楚 人间。” 2. 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 “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 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 晋 陶潜 《影答形》诗: “立善有遗爱, 胡可不自竭。” ▶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 “壮哉身殉国, 遗爱万人怀。” 3.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 《左传‧昭公二十年》: “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 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 杜预 注: “ 子产 见爱, 有古人之遗风。”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 孔明 ﹞治国以体, 民无怨声, 刑罚不滥, 没有馀泣。 虽古之遗爱, 何以加兹。” ▶ 《新唐书‧崔琳传》: “﹝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 秘书监 潘肃 闻之, 泫然曰: ‘古遗爱也!’” 4. 爱未遍及;偏爱。 ▶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 扶风 人 孟佗 , 资产饶赡, 与奴朋结, 倾竭馈问, 无所遗爱。 奴咸德之。” 5. 谓抛弃亲爱之人。 ▶ 《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 “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 实有忠诚于国, 弃亲遗爱, 诚在可嘉。” 6. 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 《西湖佳话‧六桥才迹》: “太后因不悦道: ‘先帝遗爱之人, 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 就有个释放之意。”
- 甘棠遗爱 gān táng yí ài 【解释】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出处】《诗·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拼音码】gtya【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用于称颂官员的政绩
- 遗爽 谓性格豪爽, 有古之遗风。 ▶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余尝一识生于邑之南濠, 因详附 王元美 尝悼其亡之什, 生也遗爽, 颇复赏此否?”
- 遗牍 指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 ▶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安南阮氏遗牍》: “此上 两广 制军 福文襄 函也, 又一纸是致 粤 西中丞之牍…… 董司农 恂 为题‘安南阮氏遗牍’六大字。”
- 遗爝 馀烬。 指战火。 ▶ 元 虞集 《元帅张献武王庙碑》: “面赐锦衣玉带, 又辞曰: ‘遗爝未息, 延命海渚, 奉讨远征, 无所事于衣带也。 ’”
- 遗物 yíwù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东西。
- 遗爇 犹馀烬。 ▶ 宋 叶适 《齐云楼》诗: “狂 胡 误濡足, 遗爇等交臂。”
- 遗物忘形 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 遗燐 遗燐(遺燐)拼音:yí lín 注音:ㄧˊ ㄌㄧㄣˊ 词语解释指残剩的燐火。 清 高其倬 《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诗:“十年碧血无遗燐,几簇黄沙有废城。”
- 遗物识心 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 遗燎 指遗漏而未被焚烧之处。 ▶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 桓玄 时与 恺之 同在 仲堪 ( 殷仲堪 )坐, 共作了语。 ▶ 恺之 先曰: ‘火烧平原无遗燎。 ’” 清 郑燮 《真州杂诗》之四: “洗淘 赤壁 无遗燎, 溶漾 金陵 有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