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ōngxùn
①利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班│无线电~。
②详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
- 通 tōng ㄊㄨㄥˉ1)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
- 讯 (訊)xùn ㄒㄩㄣˋ1)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刑~。~问。2)...
- 通讯员 tōngxùnyuán报刊、通讯社、电台邀请的为其经常写通讯报道的非专业人员。
- 通讯录 tōngxùnlù[address book] 记录通讯地址的书本
- 通讯社 tōngxùnshè采访和编辑新闻供给各报社使用的宣传机构,如我国的新华社。
- 通讯簿 记载他人通信地址及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传真号码等的簿册。 ▶ 《小说月报》1987年第4期: “他翻开通讯录, 给商品检验局的一位老同学打电话。”
- 通讯网 tōngxùnwǎng分布很广的许多电台或通讯员所组成的整体。
- 通议 1. 犹通义。 ▶ 汉 刘向 《说苑‧奉使》: “夫杀人之使, 绝人之谋, 非古今通议也。” ▶ 《宋书‧颜延之传》: “道者, 赡富贵同贫贱, 理固得而齐。 自我丧之, 未为通议。” ▶ 宋 苏轼 《缴楚建中户部侍郎词头状》: “七十致仕, 古今通议。”参见“ 通义 ”。 2. 共同商议。 ▶ 《后汉书‧朱晖传》: “是时谷贵, 县官经用不足, 朝廷忧之……于是诏诸尚书通议。”
- 通训 1. 普遍的训诫。 ▶ 《陈书‧宣帝纪》: “戢情怀善, 有国之令图;拯弊救危, 圣范之通训。” ▶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 公叔 列国之倍臣, 犹安社稷, 黔娄 匹夫之介节, 不忘仁义, 古今以为通训, 书籍以为美谈。” 2. 训诂学名词。 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 如“庸”字训“用”, 训“常”, 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 “用”就是通训。
- 通让铁路 通让铁路 基本解释:从内蒙古通辽到黑龙江大庆西北的让湖路车站。长421千米。1966年筑成。是纵贯中国东北地区西部的铁路干线,对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和原油外运起重要作用。
- 通计熟筹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 通计 tōngjì[amount to;and up to;general total] 总计通计一舟。――明·魏学洢《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