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报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ì xīn bào guó
【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唐·刘长卿《疲兵篇》:“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示例】《说唐》第57回:“如今归顺万岁,就是唐家的臣子,自当要~。”
【拼音码】cxbg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赤心 chìxīn真诚的心:~相待ㄧ~报国。
- 报国 bào guó为国家效力尽忠:以身~ㄧ精忠~。
-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 尽忠报国 jìn zhōng bào guó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拼音码】jzbg【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故事】北周宣帝时御史大夫颜之仪经常苦苦劝谏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帝死,朝中大臣刘日方、郑泽造假遗诏让杨坚做丞相辅助小皇帝治理国家,颜之仪极力反对,誓死要尽忠报国,被杨坚贬到西疆当郡守。杨坚最后还是表扬颜之仪
- 捐躯报国 juān qū bào guó 【解释】舍弃身躯,报效国家【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示例】清·钱采《说岳全传》第16回:“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拼音码】jqbg【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 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 【解释】精心忠诚,报效祖国【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岳飞~,父子就戮。”【拼音码】jzbg【灯谜面】岳飞背上刻金字【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故事】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大金国,直接威胁北宋的生存。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送19岁的岳飞从军。岳飞在抗金19年战斗中,打了许许多多胜仗,让金兵闻风丧胆。北宋灭亡后,他继续坚持抗金直到被害
- 赤心奉国 见“赤心报国”。
- 赤心相待 chì xīn xiāng dài 【解释】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出处】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拼音码】cxxd【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 赤忠 赤胆忠心。 ▶ 明 张居正 《答河道总督王敬所书》: “今公赤忠, 身任其责。” ▶ 《再生缘》第二一回: “伏祈陛下开皇榜, 以便那, 抱负英雄尽赤忠。”
- 赤忱 chìchén〈书〉①赤诚:~相见。②极真诚的心意:一片~。
- 赤德 指 汉 朝的气运。 谶纬家谓 汉 以火德王, 故称。 ▶ 《汉书‧王莽传中》: “﹝ 莽 ﹞曰: ‘予前在大麓, 至于摄假, 深惟 汉氏 三七之厄, 赤德气尽, 思索广求, 所以辅 刘 延期之术, 靡所不有。 ’” ▶ 《后汉书‧袁绍传》: “主簿 耿包 密白 绍 曰: ‘赤德衰尽, 袁 为黄胤, 宜顺天意, 以从民心。 ’”
- 赤悃 赤诚。 ▶ 明 张居正 《与楚抚赵汝泉言严家范禁请托书》: “仆平生耻为矫饰, 其所云者, 悉出赤悃, 万惟垂亮。”
- 赤律律 象声词。 ▶ 《封神演义》第十六回: “风逞火势, 忽喇喇走万道金蛇;火绕烟迷, 赤律律天黄地黑。”
- 赤情 真诚的心意。 ▶ 汉 陈琳 《为袁绍与公孙瓒书》: “解印释绂, 以北带南, 分割膏腴, 以奉执事, 此非孤赤情之明验耶?”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赤情未蒙昭信, 遂见讨责。” ▶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 “ 莲莲 , 难得的是 小农 那一片痴心赤情吗!”
- 赤彪仪同 北齐 后主 高纬 为其宠犬所起的称号。 ▶ 《北史‧齐纪下‧后主》: “﹝ 后主 ﹞马及鹰犬, 乃有仪同、郡君之号, 故有赤彪仪同、逍遥郡君、陵霄郡君。”亦称“ 赤虎仪同 ”。 ▶ 《太平御览》卷九○四引《三国典要》: “ 齐 高纬 以 波斯 狗为赤虎仪同、逍遥郡君, 饲以粱肉, 食县邑, 常于马上设蹬褥以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