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谓恶贯满盈。
▶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二十出: “ 李琼梅 , 料造恶, 贯满当诛。”
▶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诸奸贯满, 相次就毙。”
▶ 《明史‧倪元璐传》: “ 维垣 以为真小人, 待其贯满可攻去之, 臣以为非计也。 必待其贯满, 其败坏天下事已不可胜言, 虽攻去之, 不已晚乎!”
2. 充满;灌满。
▶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炉内香烟喷溥, 贯满殿庭。”
▶ 巴金 《春》十一: “只有那些缚在它们尾上的哨子贯满了风, 号角似地在空中响着。”
- 贯 (貫)guàn ㄍㄨㄢˋ1)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
- 满 (滿)mǎn ㄇㄢˇ1)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
- 业贯满 见“ 业罐满 ”。
- 贯澈 见“ 贯彻 ”。
- 贯溢 盈满外溢。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香木, 初一种也。 膏脉贯溢, 则其结沈水香。”
- 贯烛 照映;照耀。 ▶ 明 宋濂 《四明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碑铭序》: “夜有瑞光, 从坛发现, 贯烛寺塔相轮之表, 又自相轮分金色光束射禁中, 晃耀夺目。”
- 贯渠 见“ 贯众 ”。
- 贯熟 熟习;熟悉。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怨撒金钱》: “你敢也承受俺贯熟的文鸳, 又蘸上那现成钗燕。”
- 贯渎 谓惯于亵渎鬼神。 贯, 通“ 惯 ”。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贯渎鬼神, 慢弃刑法。” ▶ 杜预 注: “贯, 习也。 渎, 易也。” ▶ 杨伯峻 注: “ 杨树达 先生《读左传》云: ‘渎当为渎, 《说文》: 渎, 媟渎也。 ’意为习惯于侮慢鬼神。”
- 贯狱 牢狱。 ▶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一: “王子 晋 弃万乘而仙举 缑山 之上, 以不生为生者也;累囚服桎梏而偷延贯狱之中, 以死为不死者也。”
- 贯涉 1. 关连牵涉。 ▶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 “今五礼混挠, 杂饰纷错, 枝分叶散, 重出互见, 更相贯涉。” 2. 犹博览, 广泛涉猎。 ▶ 《魏书‧孙绍传》: “ 绍 少好学, 通涉经史, 颇有文才, 阴阳术数, 多所贯涉。” ▶ 唐 张说 《贞节君碣》: “ 鸿 倜傥奇杰, 瑰玮博达, 贯涉六籍百家之书, 其要在霸王大略, 奇正大旨, 君亲大义, 忠孝大节而已。” ▶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 “前代故实, 无不贯涉;本朝宪令, 无不审据。”
- 贯率钱 每贯按一定的比率所抽的税款。 ▶ 《新唐书‧崔从传》: “ 扬州 凡交易赀产、奴婢有贯率钱, 畜羊有口算, 又贸麴牟其赢, 以佐用度, 从 皆蠲除之。”
- 贯洽 1. 注意周到。 ▶ 清 郑端 《政学录‧待士夫》: “士夫虽有大小, 我辈精神要一一贯洽;若一坐中, 惟择显奕者奉承之, 略不及于众人, 大无颜色, 议论嫌隙, 或从此始, 慎之。” 2. 融会贯通。 ▶ 清 阮元 《刘端临先生墓表》: “先生之学, 自天文、律吕、六书、九数、声韵等事, 靡不贯洽。” 3. 遍满充塞。 ▶ 清 谭嗣同 《以太说》: “是何也?是盖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 有至大至精微, 无所不胶黏、不贯洽、不管络而充满之一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