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空谈。
▶ 《魏书‧阳尼传》: “绝谈虚穷微之论, 简桑门无用之费。”
▶ 宋 程大昌《<演繁露>自序》: “然有 退之 之学则可, 无 退之 之学而遗迹谈虚, 恐援据所及, 金根金银, 或相贸易, 益可赧矣。”
- 谈 (談)tán ㄊㄢˊ1)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
- 虚 xū ㄒㄩˉ1)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
- 遗迹谈虚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 高谈虚论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谈言 言谈。 ▶ 《韩非子‧五蠹》: “今人主之于言也, 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 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 是以天下之众, 其谈言者务为辩而不周于用。” ▶ 陈奇猷 集释: “ 津田凤卿 曰: 山 云: ‘谈言字倒, 下文作言谈可证。 ’案: 津 说是, 松皋圆 说同。 又案: 言谈者, 指从衡家。” ▶ 《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 称引古明王圣人道, 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 阿英 《<明朝的笑话>小序》: “用谈言微笑的手段, 来消灭生活上的苦痛。”
- 谈虎色变 tán hǔ sè biàn 【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示例】有光生长穷乡,~,安能默然而已。(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拼音码】thsb【灯谜面】论灯谜青出于蓝【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英文】turn pale at the mere mention of a tiger or something terrible【故事】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顥说: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因为他有被咬的亲身感受,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 谈言微中 tán yán wēi zhòng 【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示例】范学台幕中查一个童生卷子,尊公说出何景明的一段话,真乃“~,名士风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拼音码】tywz【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英文】speak tactfully,but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 谈薮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裴仆射 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 刘孝标 注引《惠帝起居注》: “ 頠 理甚渊博, 赡于论难。”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 对答如流。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谈论》: “称人谈论不竭为谈薮。” 2. 多人聚谈之所。 ▶ 唐 独孤及 《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 “谈薮清风, 词林逸韵, 墨池真草, 三事永绝。”
- 谈訽 谈訽(談訽)拼音:tán gòu 注音:ㄊㄢˊ ㄍㄡˋ 词语解释嘲骂。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临》:“争讼不已,更相谈訽。”
- 谈荐 称赞和推荐。 ▶ 《南史‧齐曲江公遥欣传》: “凡所谈荐, 皆得其人。” ▶ 《南史‧文学传‧周兴嗣》: “侍郎 谢朏 为 吴兴 太守, 唯与 兴嗣 初谈文史而已。 及罢郡, 因大相谈荐。”
- 谈訾 议论指摘。 ▶ 唐 沈既济 《词科论》: “或钩摭隐慝, 嘲为篇咏, 以列于道路, 迭相谈訾, 无所不至焉。”
- 谈若悬河 又作:口若悬河。
- 谈誉 赞誉。 ▶ 《魏书‧甄琛传》: “而 琛 尝不陈奏, 方更往来, 绸缪结纳, 以为朋党, 中外影响, 致其谈誉。”
- 谈艺 谈论诗文书画等有关艺术修养方面的内容。 ▶ 明 徐祯卿 有《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