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异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薰莸不同器”。
- 薰 xūn ㄒㄩㄣˉ1)同“熏”。2)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
- 莸 (蕕)yóu ㄧㄡˊ1)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2)落叶小灌木,...
- 异器 1. 不同的器具。  ...
- 熏莸异器 见“ 薰莸不同器 ”。
- 异器 1. 不同的器具。 ▶ 汉 王充 《论衡‧幸偶》: “调饭也殊筐而居, 甘酒也异器而处。” ▶ 《东观汉记‧蔡顺传》: “ 王莽 乱, 人相食, 顺 取桑椹, 赤黑异器。 贼问所以, 云黑与母, 赤自食。” ▶ 宋 徐铉《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诗: “方圆虽异器, 功用信俱呈。” 2. 特殊的才具。 ▶ 《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 密 ﹞行春到 高密县 , 见 郑玄 为乡佐, 知其异器, 即召署郡职, 遂遣就学。” ▶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盖言童稚不奇, 即非异器矣。” 3. 不寻常的器物。 ▶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 “ 兴 又悉取 魏 之僭服、异器, 人臣所不当为者。”
- 薰莸不同器 xún yóu bù tóng qì 【解释】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出处】《孔子家语·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拼音码】xybq【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 薰莸同器 xún yóu tóng qì 【解释】薰: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拼音码】xytq【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 薰蒸 1. 烟熏气蒸。 ▶ 《参同契》卷上: “若能练己, 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于怀中, 近肉, 以人气蒸之, 候气薰蒸浃洽, 乘热投臼中急擣, 应手如粉。 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 ▶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钞》卷二: “铅气有毒……业久之家, 长幼为毒薰蒸, 多萎黄, 旋致风挛瘫软之疾, 不得其寿而毙。” 2. 熏陶。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 “上行下效谓之风, 薰蒸渐渍谓之化。” ▶ 明 张居正 《与中丞孙淮海书》: “今惟积此真意, 渐次薰蒸, 假以一二年, 庶可少变。” ▶ 清 戴名世 《<禹贡锥指>序》: “会今天子聪明神圣, 四海之内薰蒸浸渍, 莫不弹冠振衿辐辏而出。” 3. 犹蒸腾。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 “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 同人们距离太远, 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
- 薰蒿 薰蒿拼音:xūn hāo 注音:ㄒㄩㄣ ㄏㄠ 词语解释气蒸腾貌。 汉 董仲舒 《雨雹对》:“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薰蒿歊蒸,而风雨云雾电雷雪雹生焉。”
- 薰薰 1. 和煦貌。 ▶ 唐 鲍溶 《经隐叟》诗: “萝景深的的, 蕙风闲薰薰。” ▶ 宋 梅尧臣 《春日东斋》诗: “剥剥禽敲竹, 薰薰日照花。” 2. 用同“ 醺 ”。 酒醉貌。 ▶ 《文选‧张衡<东京赋>》: “君臣欢康, 具醉薰薰。” ▶ 吕延济 注: “君臣欢康尽醉, 酒气薰薰然。” ▶ 《白雪遗音‧马头调‧消魂二月》: “三月里清明节, 玉美人儿薰薰醉。”
- 薰莸 薰莸(薰蕕)拼音:xūn yóu 注音:ㄒㄩㄣ ㄧㄡˊ 词语解释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 薰虫 薰虫(薰蟲)拼音:xūn chóng 注音:ㄒㄩㄣ ㄔㄨㄙˊ 词语解释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粧,各家用黍麪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麪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都人用黍麪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
- 薰草 薰草拼音:xūn cǎo 注音:ㄒㄩㄣ ㄘㄠˇ 词语解释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山海经·西山经》:“﹝ 浮山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 苏颂 曰:“零陵香今 湖 广 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
- 薰衣草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
- 薰胥 谓因牵连而受刑。 ▶ 《汉书‧叙传下》: “乌呼 史迁 , 薰胥以刑。” ▶ 颜师古 注: “ 晋灼 曰: ‘薰, 帅也, 从人得罪相坐之刑也。 ’ 晋 说近是矣。 此叙言 史迁 因坐 李陵 , 横得罪也。” ▶ 王念孙 曰: “薰胥以刑, 谓相率而入于刑也。”见《读书杂志‧汉书十五》。 一说指服腐刑。 ▶ 王先谦 补注: “官本引 萧该 《音义》曰: ‘ 韦昭 曰: 腐刑必薰之, 馀残曰胥。 ’”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 “复惧以薰胥之焰, 累及朋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