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莺歌 谓莺啼婉转似歌。 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 ▶ ...
- 燕语 1. 宴饮叙谈。 ...
- 莺歌燕舞 yīng gē yàn wǔ 【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拼音码】ygyw【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a scene of prosperity
- 莺歌 谓莺啼婉转似歌。 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 ▶ 唐 杜甫 《忆幼子》诗: “骥子春犹隔, 莺歌暖正繁。” ▶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二: “人醉逢 尧 酒, 莺歌答 舜 弦。” ▶ 清 孙枝蔚 《对酒》诗: “莺歌 雪儿 曲, 榆坠 沈郎 钱。”
- 燕语 1. 宴饮叙谈。 ▶ 《诗‧小雅‧蓼萧》: “燕笑语兮, 是以有誉处兮。” ▶ 郑玄 笺: “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 朱熹 集传: “燕, 谓燕饮。” ▶ 《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 通嗣君也。 享之, 为赋《蓼萧》” 晋 杜预 注: “乐与 华定 燕语也。” ▶ 《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 长孺 起, 先生留饭, 置酒三行, 燕语久之, 饭罢辞去。” ▶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 黄袭甫 ﹞出阶除纳凉, 遥见官房灯烛荧煌, 燕语喧哗, 忽一士夫出揖……因邀入同饮。” 2. 闲谈;亲切交谈。 ▶ 《汉书‧孔光传》: “沐日归休, 兄弟妻子燕语, 终不及朝省政事。” ▶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 “尝与同僚燕语, 顾余而叹曰: ‘吾等善自立, 须子一好墓铭而已。 ’” ▶ 《明史‧刘璟传》: “ 太祖 念 基 , 每岁召 璟 ……入见便殿, 燕语如家人。” 3. 指燕子鸣叫。 ▶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 “鱼游碧沼, 疑呈远道之书;燕语雕梁, 状对幽闺之语。” ▶ 宋 无名氏 《西江月》词: “梁上喃喃燕语, 纸间戢戢蚕生。” 4. 指燕子鸣声。 ▶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 “树暗蝉吟咽, 巢倾燕语愁。” ▶ 宋 戴复古 《晚春》诗: “池塘渴雨蛙声少, 庭院无人燕语长。” ▶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摺: “猛听的莺声恰恰, 燕语喧喧, 蝉声历历。”
- 燕舞莺歌 见“燕舞莺啼”。
- 莺歌蝶舞 同“莺歌燕舞”。
- 燕语莺啼 ①燕子、黄莺鸣叫。形容春天美景。②比喻年轻女子娇声谈笑。
- 燕语莺声 yàn yǔ yīng shēng 【解释】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拼音码】yyys【灯谜面】百灵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英文】birds sing
- 莺啼燕语 ①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形容春光明媚。②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
- 莺声燕语 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多用以比喻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
- 莺猜燕妒 比喻遭人猜忌。
- 莺梭 谓莺飞往来如同穿梭。 ▶ 宋 储泳 《齐天乐》词: “柳线经烟, 莺梭织雾, 一片旧愁新怨。” ▶ 元 张养浩 《遂闲堂独坐自和》之三: “苔垣蜗篆斜行玉, 柳岸莺梭巧织蓝。”
- 莺桃 樱桃。 ▶ 《吕氏春秋‧仲夏》“羞以含桃” 汉 高诱 注: “含桃, 莺桃。 莺鸟所含食, 故言含桃。” ▶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莺桃》: “樱桃亦曰莺桃……莺桃二字甚新。” ▶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成自题》诗之二: “虾菜市楼三月雨, 莺桃画舸五湖烟。”
- 莺簧 黄莺的鸣声。 以其声如笙簧奏乐, 因称。 ▶ 唐 温庭筠 《舞衣曲》: “蝉衫麟带压愁香, 偷得莺簧锁金缕。” ▶ 宋 欧阳修 《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 “清浮酒蚁醅初拨, 暖入莺簧舌渐调。” ▶ 清 陈维崧 《琐窗寒‧初春和云臣韵》词: “莺簧生涩, 不似旧时淹润。”
- 莺栊 指歌姬舞女所居之窗棂。 ▶ 宋 周密 《浣溪纱‧拟梅川》词: “蚕已三眠柳二眠, 双竿初起画秋千, 莺栊风响十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