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燕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莺声呖呖,燕语呢喃。多用以比喻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
- 莺声 1. 黄莺的啼鸣声。 &nbs...
- 燕语 1. 宴饮叙谈。 ...
- 燕语莺声 yàn yǔ yīng shēng 【解释】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拼音码】yyys【灯谜面】百灵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英文】birds sing
- 莺声 1. 黄莺的啼鸣声。 ▶ 唐 白居易 《春江》诗: “莺声诱引来花下, 草色勾留坐水边。” ▶ 元 王逢《题张后山西堂》诗: “柳行接陇莺声迥, 棕影涵波鹤思闲。” 2. 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 ▶ 《水浒传》第一百回: “ 琼英 在城下莺声娇啭, 叫道: ‘我乃郡主, 保护大王到此, 快开城门。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 “耳畔莺声呖呖, 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 燕语 1. 宴饮叙谈。 ▶ 《诗‧小雅‧蓼萧》: “燕笑语兮, 是以有誉处兮。” ▶ 郑玄 笺: “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 朱熹 集传: “燕, 谓燕饮。” ▶ 《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 通嗣君也。 享之, 为赋《蓼萧》” 晋 杜预 注: “乐与 华定 燕语也。” ▶ 《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 长孺 起, 先生留饭, 置酒三行, 燕语久之, 饭罢辞去。” ▶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 黄袭甫 ﹞出阶除纳凉, 遥见官房灯烛荧煌, 燕语喧哗, 忽一士夫出揖……因邀入同饮。” 2. 闲谈;亲切交谈。 ▶ 《汉书‧孔光传》: “沐日归休, 兄弟妻子燕语, 终不及朝省政事。” ▶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 “尝与同僚燕语, 顾余而叹曰: ‘吾等善自立, 须子一好墓铭而已。 ’” ▶ 《明史‧刘璟传》: “ 太祖 念 基 , 每岁召 璟 ……入见便殿, 燕语如家人。” 3. 指燕子鸣叫。 ▶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 “鱼游碧沼, 疑呈远道之书;燕语雕梁, 状对幽闺之语。” ▶ 宋 无名氏 《西江月》词: “梁上喃喃燕语, 纸间戢戢蚕生。” 4. 指燕子鸣声。 ▶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 “树暗蝉吟咽, 巢倾燕语愁。” ▶ 宋 戴复古 《晚春》诗: “池塘渴雨蛙声少, 庭院无人燕语长。” ▶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摺: “猛听的莺声恰恰, 燕语喧喧, 蝉声历历。”
- 燕语莺啼 ①燕子、黄莺鸣叫。形容春天美景。②比喻年轻女子娇声谈笑。
- 莺啼燕语 ①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形容春光明媚。②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
-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莺娇 谓莺娇媚的啼声。 ▶ 唐 宋之问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 “飞花随蝶舞, 艳曲伴莺娇。” ▶ 宋 黄升 《卖花声‧忆旧》词: “侧帽停鞭沽酒处, 柳软莺娇。” ▶ 清 钱季重 《鹧鸪天》词: “看蝶舞, 听莺娇, 平生恨事最难消。”
- 莺喉 1. 莺的鸣声。 ▶ 唐 刘禹锡 白居易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遥云雾难披因以寄怀遂为联句》: “鹊顶迎秋秃, 莺喉入夏喑。” ▶ 清 杜岕 《送张子良还燕》诗: “行车短箙各在腰, 柳梢欲绾莺喉句。” 2. 形容婉转悠扬的歌声。 ▶ 明 陈海樵 《闺怨‧惜别》曲: “哄杀人绽樱桃生香小口, 玉板按莺喉。”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莺喉歇了南北套, 冰弦住了 陈 隋 调。” ▶ 清 蒋士铨 《唱档子》诗: “君不见莺喉一变蛾眉蹙, 斜抱琵琶定场屋。”
- 莺帘 指歌者所居之帘幕。 莺, 比喻歌者。 ▶ 宋 张炎 《蝶恋花‧赠杨柔卿》词: “几过莺帘, 听得间关语。” ▶ 清 王鹏运 《宴清都‧四月望日子石招饮花之寺》词: “莺帘按拍, 鸾笺觅句, 旧游烟散。”
- 莺弄 犹莺哢。 ▶ 唐 孟郊 《尧歌》之二: “莺弄方短短, 花明碎攒攒。”一本作“ 莺弄 ”。
- 莺啼序 1. 词牌名。 又名《丰乐楼》。 在词中字数最多, 计二百四十字。 仄韵。 见《词谱》卷三九。 2. 曲牌名。 属南曲商调。 字数与词牌不同, 用作过曲。 见 明 王骥德 《曲律》卷一。
- 莺徙 犹莺迁。 ▶ 清 龚萼 《复王静山书》: “大官大邑, 在在需才, 定卜乔枝莺徙。”
- 莺啼 莺鸣。 ▶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 “燕语莺啼人乍还。 却恨西园, 依旧莺和燕。” ▶ 《水浒传》第八一回: “好梦欲成还又觉, 绿窗但觉莺啼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