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qí ㄑㄧˊ
1)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绅。~宿(sù)(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2)强横。
shì ㄕˋ
1)古同“嗜”,爱好。
- 耆俊 年老而才能优异者。 ▶ 明 方孝孺 《癸酉岁述事》诗: “放怀礼法地, 取乐文翰场, 耆俊满大廷, 济济会冠裳。” ▶ 《明史‧儒林传二‧吴悌》: “时 吴岳 、 胡松 、 毛恺 并以耆俊为卿贰, 与 悌 称‘南都四君子’。” ▶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及乎板荡之后而念老成, 播迁之馀而思耆俊, 庸有及乎!”
- 者里 这里。 ▶ 廖仲恺 《渔家傲‧题画》词: “者里乾坤谁作主?君莫诉, 芦中有士侪鸥鹭。”
- 耆儒 德高的老儒。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是以耆儒硕老, 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 卷其舌而不谈。” ▶ 《后汉书‧张皓传》: “ 汉安 元年, 选遣八使徇行风俗, 皆耆儒知名, 多历显位。” ▶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 “ 祝枝山 先生 希哲 , 尝叙家君《约斋漫录》二十卷, 今录其略云: ‘ 俞君 宽父 , 吴 之耆儒也。 ’” ▶ 《清史稿‧礼志一》: “ 德宗 季叶, 设礼学馆, 博选耆儒, 将有所缀述。”
- 者边 这边。 ▶ 前蜀 王衍 《醉妆词》: “者边走, 那边走, 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 者边走, 莫厌金杯酒。” ▶ 五代 齐己 《道林寓居》诗: “青嶂者边来已熟, 红尘那畔去应疏。”
- 耆儒硕德 年高德劭的儒者。
- 耆儒硕望 耆儒硕望 基本解释:耆:六十岁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 者般 这般。 ▶ 明 唐寅 《步步娇‧秋景》套曲: “还怜冶容细腰, 怎禁持者般懊恼。” ▶ 清 黄景仁 《虞美人‧闺中初春》词: “晚霞一抹影池塘, 那有者般颜色作衣裳。”
- 耆儒硕老 耆儒硕老 基本解释:年高德劭的儒者。
- 者者谦谦 和和气气、唯唯诺诺的样子。 ▶ 《西游记》第二三回: “ 三藏 见他发怒, 祇得者者谦谦, 叫道: ‘ 悟空 , 你在这里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