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用羽旄装饰的节。 多指神仙仪卫。
▶ 唐 王维 《金屑泉》诗: “翠凤翔文螭, 羽节朝玉帝。”
▶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五: “羽节忽排烟, 苏君 已得仙。”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 “仙翁鹤驾, 羽节缥缈下天端。”
- 羽 yǔ ㄩˇ1)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
- 节 (節)jié ㄐㄧㄝˊ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 羽葆 1. 古时葬礼仪仗的一种。 以鸟羽聚于柄头如盖。 ▶ 《礼记‧丧大记》: “君葬用輴, 四綍二碑, 御棺用羽葆。” ▶ 孔颖达 疏: “御棺用羽葆者, 《杂记》云: 诸侯用匠人持羽葆, 以鸟羽注于柄末如盖, 而御者执之居前, 以指挥为节度也。” ▶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追赠太傅, 侍中、中书监如故, 给节, 加羽葆、鼓吹, 增班剑为六十人。” ▶ 张铣 注: “羽葆, 班剑, 并葬之仪卫。”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功布》: “大夫御柩以茅, 诸侯以羽葆, 天子以纛, 指引前后左右, 皆如功布之施为也。” 2. 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亦泛指卤簿或作为天子的代称。 ▶ 《汉书‧韩延寿传》: “建幢棨, 植羽葆。” ▶ 颜师古 注: “羽葆, 聚翟尾为之, 亦今纛之类也。”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因而游猎, 乘大辂, 羽葆, 华盖, 建天子旌旗。” ▶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元臣举国降, 羽葆蒙尘狩。”羽葆, 一本作“ 天子 ”。
- 羽舞 古代一种文舞, 舞者执羽。 ▶ 《周礼‧春官‧乐师》: “掌国子之政, 以教国子小舞。 凡舞: 有帗舞, 有羽舞, 有皇舞, 有旄舞, 有干舞, 有人舞。” ▶ 《周礼‧地官‧舞师》: “教羽舞, 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 郑玄 注: “析白羽为之, 形如帗也。” ▶ 孙诒让 正义: “析白羽, 盖亦谓析鹭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 翳亦谓之翿, 《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 “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 择材官而奋武卫。” ▶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 “赓歌凝庶绩, 羽舞被深恩。”
- 羽葆幢 聚鸟羽于幢首(柄头), 其形下垂如盖。 葆即盖斗。 古时舞者所执, 亦用为引柩。 ▶ 《尔雅‧释言》“翢, 纛也。 纛, 翳也” 晋 郭璞 注: “今之羽葆幢, 舞者所以自蔽翳。” ▶ 《三才图会‧羽葆幢图考》: “《释名》曰: ‘幢, 童也。 其貌童童然也。 ’ 郑康成 注《周礼‧夏采》职云: ‘绥, 以旄牛尾为之, 缀于幢上。 ’所谓注旄于幢上, 节、幢、麾制皆相类, 唯以层数别之…… 宋 制: 如节而五层, 紫绫袋笼之。 今制: 朱漆竿, 金龙首, 垂绿盖, 红氂牛毛, 五层, 上戴白羽。”
- 羽翿 指羽葆幢。 古代乐舞者所执。 也于送葬时用以导引灵柩。 ▶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 “羽翿前驱, 云旗北御。”
- 羽虫 1. 鸟类。 虫, 古代作为动物的总称。 ▶ 《孔子家语‧执辔》: “羽虫三百有六十而凤为之长。”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恩及于火, 则火顺人而甘露降;恩及羽虫, 则飞鸟大为, 黄鹄出现, 凤凰翔。” ▶ 隋 卢思道 《孤鸿赋》: “惟此孤鸿, 擅奇羽虫。” 2. 有翅的小虫。 ▶ 唐 杜甫 《夏夜叹》诗: “虚明见纤毫, 羽虫亦飞扬。”
- 羽翼既成 见“羽翼已成”。
- 羽虱 yǔshī(1)[poultry louse]∶加害家禽的一种虱子(Menopon属)(2)[shaft louse]∶通常为害家禽的一种咬虱(Menopon gallinae)
- 羽翼已成 yǔ yì yǐ chéng 【解释】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巩固。【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多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也。”【拼音码】yyyc【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 羽衣 1. 以羽毛织成的衣服。 ▶ 《史记‧孝武本纪》: “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 使使衣羽衣, 夜立白茅上。” ▶ 《汉书‧郊祀志上》: “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 颜师古 注: “羽衣, 以鸟羽为衣, 取其神仙飞翔之意也。”按, 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 2. 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 “阊阖开, 天衢通, 被我羽衣乘飞龙。” ▶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 “仙步徐徐整羽衣, 小仪澄澹转中仪。” ▶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梦一道士, 羽衣翩仙, 过 临皋 之下。” ▶ 《西游记》第二四回: “道服自然襟绕雾, 羽衣偏是袖飘风。” 3. 道士的代称。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有夷坦曰 芙蓉平 , 道人于彼种芎, 非留旬日不可登, 且涉入夷界, 虽羽衣辈亦罕到。”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 “忽有羽衣诣门, 延之与语。” ▶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 “羽衣散尽香火绝, 时有丐者僵苔阶。” 4. 指轻盈的衣衫。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 吴 刀 楚 制为佩褘, 纤罗雾縠垂羽衣。” ▶ 明 许潮 《写风情》: “我安排彩袖, 殷勤捧玉髓, 轻盈舞羽衣。” ▶ 冰心 《赞美所见》诗: “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 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 指《霓裳羽衣曲》。 ▶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 “一曲《羽衣》听不尽, 至今遗恨水潺潺。” ▶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 “舞罢《羽衣》尘满面, 谁伴我, 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 “《羽衣》不奏人间曲, 宝鼎时焚异国香。”
- 羽翼 yǔyì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羽翼yǔyì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