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ǔ ㄩˇ
1)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
2)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3)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
4)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参考词汇:
feather plume
- 羽乡 《楚辞‧远游》: “仍羽人于 丹丘 兮, 留不死之旧乡。”后以“羽乡”指仙乡。 ▶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 “族云飞泉室, 震风沉羽乡。”
- 羼补 窜改增补。 ▶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一: “ 伏生 之徵, 在 文帝 时, 欧阳生 亲受业于 伏生 , 下距 武帝 末尚七十年, 纵老而见献书之事, 岂复羼补师书, 自悔其少年之业之未备耶!”
- 羽书 yǔshū[letters with feather which should be delivered quickly]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 羼杂 chànzá搀杂。
- 羽人 1. 古官名。 ▶ 《周礼‧地官‧羽人》: “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 以当邦赋之政令。” ▶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二》: “ 晏子 不时而入见曰: ‘盖闻君有所怒羽人。 ’公曰: ‘然。 色寡人, 故将杀之。 ’” 2. 神话中的飞仙。 ▶ 《楚辞‧远游》: “仍羽人于 丹丘 兮, 留不死之旧乡。” ▶ 洪兴祖 补注: “羽人, 飞仙也。” ▶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 “贯月查, 亦谓挂星查, 羽人栖息其上。” 3. 道家学仙, 因称道士为羽人。 ▶ 唐 钱起 《卧疾答刘道士》诗: “宝字比仙药, 羽人寄柴荆。”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入道》: “来这 华山 云台观 做个羽人, 明星夜礼, 灵药朝修。” ▶ 清 朱彝尊 《同钱王过白云观分韵》之一: “偶寻樵子迳, 因访羽人居。”
- 羼提 佛教语。 梵语的汉译。 为“六度”之一, 意为安心忍辱。 ▶ 《法界次第》卷下: “羼提, 秦 言忍辱。 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 故名忍辱。” ▶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 “欲修羼提, 发心为先。”
- 羽从 羽林扈从。 ▶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 “凿龙近出王城外, 羽从淋漓拥轩盖。”
- 羼戏 指业馀戏曲演员偶尔参加专业剧团演戏。 或称票友客串。 ▶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良家子入优人间作戏为羼戏。”
- 羽仗 指禁军仪仗。 ▶ 唐 狄仁杰 《奉和圣制游石淙山》: “羽仗遥临鸾鹤驾, 帷宫直坐凤麟州。” ▶ 宋 梅尧臣 《祫享观礼二十韵》: “羽仗天街立, 龙笳象魏流。”
- 羼和 把不同的东西掺混在一起。 如: 这粮食里羼和进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