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翅膀。
▶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之一: “双燕戏云崖, 羽翰始差池。”
▶ 唐 孟郊 《出门行》之二: “参辰出没不相待, 我欲横天无羽翰。”
▶ 明 张景 《飞丸记‧月下伤怀》: “思痴无羽翰, 想极梦魂旋。”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已看文彩振鵷鸾, 重向青霄刷羽翰。”
2. 飞翔;飞升。
▶ 唐 李绅 《华顶》诗: “浮生未有从师地, 空诵仙经想羽翰。”
▶ 清 汪懋麟 《阻东昌三日》诗: “舟前花鸭凭游戏, 天上飞鸿自羽翰。”
3. 指书信或文章。
▶ 清 姚鼐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诗: “忆昔趋阶序, 初欣见羽翰。”
▶ 郭沫若 《纪念孙中山》诗之三: “天高风净雁声还, 寄语 台 澎 托羽翰。”
- 羽 yǔ ㄩˇ1)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
- 翰 hàn ㄏㄢˋ1)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2)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 羽翼 yǔyì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羽翼yǔyì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 羽翮飞肉 喻集微力亦可举重。
- 羽翼已成 yǔ yì yǐ chéng 【解释】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巩固。【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多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也。”【拼音码】yyyc【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 羽翮已就 羽翮已就 基本解释: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 羽翼既成 见“羽翼已成”。
- 羽翿 指羽葆幢。 古代乐舞者所执。 也于送葬时用以导引灵柩。 ▶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 “羽翿前驱, 云旗北御。”
- 羽翣 1. 羽制的扇形物。 古代用为棺饰。 柩车行, 人持行两旁以障柩车。 ▶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 “晓漏铜壶涩, 秋风羽翣轻。”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逆闻丧》: “人生梦泡都虚谎, 鱼轩何日再相将?只落得羽翣空惊送 北邙 。” 2. 帝王仪卫中的掌扇。 ▶ 南朝 梁简文帝 《初秋》诗: “羽翣晨犹动, 珠汗恒昼挥。”
- 羽舞 古代一种文舞, 舞者执羽。 ▶ 《周礼‧春官‧乐师》: “掌国子之政, 以教国子小舞。 凡舞: 有帗舞, 有羽舞, 有皇舞, 有旄舞, 有干舞, 有人舞。” ▶ 《周礼‧地官‧舞师》: “教羽舞, 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 郑玄 注: “析白羽为之, 形如帗也。” ▶ 孙诒让 正义: “析白羽, 盖亦谓析鹭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 翳亦谓之翿, 《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 “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 择材官而奋武卫。” ▶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 “赓歌凝庶绩, 羽舞被深恩。”
- 羽翟 翟羽所制的舞具。 ▶ 南朝 梁 沈约 《諴雅》: “扬羽翟, 鼓应朄。” ▶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 “甲胄表容于羽翟, 乐以行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