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以翠羽为饰之帐。
▶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 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 九华蒲萄之锦衾。”
▶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 “玉树琉璃水, 羽帐郁金床。”
▶ 唐 鲍溶 《李夫人歌》: “璇闺羽帐华烛陈, 方士夜降夫人神。”
- 羽 yǔ ㄩˇ1)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
- 帐 (帳)zhàng ㄓㄤˋ1)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
- 翠羽帐 即翠帐。 ▶ 唐 杜牧 《送容州中丞赴镇》诗: “烧香翠羽帐, 看舞郁金裙。” ▶ 明 何景明 《元明宫行》: “游客潜窥翠羽帐, 市子屡窃金香垆。”参见“ 翠帐 ”。
- 羽帔 以羽毛制作的披肩。 为神仙或道士所用。 ▶ 唐 许浑 《闻释子栖玄欲奉道因寄》诗: “欲求真诀恋禅扃, 羽帔方袍尽有情。” ▶ 《云笈七签》卷九七: “羽帔扇翠晖, 玉佩何铿零。”
- 羽巾 道士戴的头巾。 亦借指道士。 ▶ 清 林则徐《黄壶舟以前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之一: “纷看绢树登华毂, 恐少缁流度羽巾。”自注: “时有以僧道度牒为筹画经费计者。”
- 羽帽 两旁有翅的官帽。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耍猴儿》: “耍猴儿者, 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 猴手自启箱, 戴而坐之, 俨如官之排衙。”
- 羽巵 羽巵拼音:yǔ zhī 注音:ㄧㄩˇ ㄓㄧ 词语解释即羽觞。《文选·沉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巵。” 李善 注:“羽巵,即羽觴也。” 南朝 梁 萧统 《将进酒》诗:“ 宜城 溢渠盌, 中山 浮羽巵。” 唐玄宗 《游兴庆宫作》诗:“鼓吹迎飞盖,絃歌送羽巵。”参见“ 羽觴 ”。
- 羽幢 以鸟羽为饰的旌旗之属。 ▶ 唐 王维 《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 “右班剑, 骖六驺, 画轮载毂, 羽幢先路, 以诣夫逍遥焉。” ▶ 明 高启 《荐亡将斋榜》: “发金籙琼书之秘, 降羽幢玉节之光。”
- 羽山 山名。 ▶ 舜 杀 鲧 之处。 ▶ 《书‧舜典》: “殛 鲧 于 羽山 。” ▶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海民于 羽山 之中, 修立 鲧 庙。 四时以致祭祀, 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 观者惊而畏矣。” ▶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 “休念我殛 羽山 鲧 罪几希;且看你辅 重华 禹 功多少。” ▶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大家终于知道 鲧大人 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 什么效验也没有, 上头龙心震怒, 把他充军到 羽山 去了。”
- 羽序 yǔxù[pterylosis] 在一定地方生长的羽毛排列
- 羽尾 羽尾拼音:yǔ wěi 注音:ㄧㄩˇ ㄨㄟˇ 词语解释◎ 羽尾 yǔwěi[tail] 鸟带有羽毛的尾臀(uropygium);有时仅指此部位的羽毛孔雀展开了它那华丽的羽尾
- 羽徒 1. 指鸟类。 2. 犹羽流。 泛指道士。
- 羽客 1. 指神仙或方士。 ▶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 “和轮人之不重, 待羽客以相贻。” ▶ 倪璠 注: “羽客, 羽人。 ▶ 《山海经》有 羽人之国 , 不死之民。” ▶ 唐 柳宗元 《摘樱桃赠元居士》诗: “ 蓬莱 羽客如相访, 不是偷桃一小儿。”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 “ 南唐 又有 金陵 羽客 谭紫霄 者, 能劾召鬼神, 四方道流, 从学百馀人。” ▶ 李大钊 《青春》: “﹝ 秦政 ﹞遍遣羽客, 搜觅神仙, 求不老之药, 卒未能获。” 2. 特指禽鸟、昆虫。 ▶ 唐 黄滔 《狎鸥赋》: “斯则别号羽客, 参为水仙。” ▶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 “蜜房羽客类芳心, 冶叶倡条遍相识。” 3. 凤仙花的别名。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凤仙》: “ 宋光宗 李后 讳 凤 , 宫中呼为好女儿花, 张宛丘 呼为菊婢, 韦君 呼为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