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iányán
延续不断:~千里的山脉。
- 绵 (綿)mián ㄇㄧㄢˊ1)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
- 延 yán ㄧㄢˊ1)引长:~长(cháng)。~续。蔓~。~年益寿。2)...
- 绵延不断 mián yán bù duàn 【解释】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出处】《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示例】~的游行队伍正往这边涌来【拼音码】mybd【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连续不断【英文】be continuous
- 绵幂 亦作“绵幂”。 1. 微细貌。 ▶ 《文选‧左思<魏都赋>》: “薄戍绵幂, 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 无异螳蜋之卫。” ▶ 李善 注: “绵幂, 微貌。” 2. 谓稠密地覆盖着。 ▶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 “绵幂顺序, 周流衔吕。” ▶ 唐 李白 《南轩松》诗: “南轩有孤松, 柯叶自绵幂。” ▶ 王琦 注: “绵幂, 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
- 绵延不绝 绵延不绝 基本解释: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 绵帛 丝绵绢帛的总称。 ▶ 《后汉书‧董卓传》: “ 河东 太守 王邑 奉献绵帛, 悉赋公卿以下。” ▶ 《南史‧隐逸传上‧朱百年》: “ 百年 室家素贫, 母以冬月亡, 衣并无絮, 自此不衣绵帛。”
- 绵延起伏 绵延起伏 基本解释:形容山势高下延伸不绝。
- 绵布 丝织物和麻布。 ▶ 《后汉书‧东夷传‧濊》: “知种麻, 养蚕, 作绵布。” ▶ 《三国志‧魏志‧韩传》: “ 马韩 在西。 其民土著, 种植, 知蚕桑, 作绵布。”
- 绵弱 柔弱。 ▶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 孔子 曰: ‘夫水者, 君子比德焉……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似勇;绵弱而微达, 似察。 ’” ▶ 《新唐书‧李听传》: “ 淮南 兵绵弱, 郓 人素易之。”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 豫章先生 跋 王右军 《文赋》云: ‘余在 黔 南, 未甚觉书字绵弱, 及移 戎州 , 见旧字多可憎。 ’”
- 绵山 山名。 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 山下有地名 绵上 , 故名 绵山 。 相传 春秋 时 晋 介之推 隐此山中, 故又称 介山 。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 汾水 又南, 与 石桐水 合, 即 绵水 也。 水出 界休县 之 绵山 , 北流迳 石桐寺 , 即 介之推 之祠也。 昔 子推 逃 晋文公 之赏而隐于 绵上 之山也。”
- 绵微 微弱;细微。 ▶ 《梁书‧殷钧传》: “顷者绵微, 守尽晷漏, 自乱玄黄, 心迷哀乐。” ▶ 《南史‧虞寄传》: “ 寄 气力绵微, 馀阴无几, 感恩怀德, 不觉狂言, 鈇钺之诛, 甘之如荠。” ▶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 “罗络四季间, 绵微无一隙。”
- 绵密 miánmì(言行、思虑)细密周到: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