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规约。
▶ 《新唐书‧李德裕传》: “ 蜀 人多鬻女为人妾, 德裕 为著科约: 凡十三而上执三年劳, 下者五岁, 及期则归之父母。”
- 科 kē ㄎㄜˉ1)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机关内...
- 约 (約)yuē ㄩㄝˉ1)绳子。2)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
- 科级 科第。 ▶ 唐 罗隐 《答贺兰友书》: “然仆之所学者, 不徒以竞科级于今之人, 盖将以窥昔贤之行止, 望作者之堂奥。”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 裴中令 应举, 诣葫芦生问命, 未之许, 谓无科级之分。” ▶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 “窃念臣少游庠序, 长登科级, 周旋孤宦, 了无闻达。”
- 科纳 犹科输。 ▶ 《宋史‧食货志上五》: “﹝ 熙宁 ﹞十年, 知 彭州 吕陶 奏……自 熙宁 六年施行役法, 至今四年, 臣本州四县, 已有宽剩钱四万八千七百馀贯, 今岁又须科纳一万馀贯。”
- 科纳克里 [Conakry]几内亚首都、最大城市和大西洋沿岸主要港口。位于通博岛和卡卢姆半岛。1884年由法国建立,先后为南部河岸地保护区(1891)、法属几内亚殖民地(1893)和独立的几内亚首都。通博岛是全国最早的居民点,和半岛间以水道相连。20世纪50年代随着发展铁矿和铝的生产,该城市已工业化。市内有科纳克里大学(1962年成立)。人口约1,508,000(1995)。
- 科索 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 “今岁秋田, 皆期大稔, 仰所在切如条流本分纳税及加耗外, 勿令更有科索。” ▶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诸行》: “市肆谓之行(音杭)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七: “内官监收白熟粳米, 科索无厌, 大率正粮一石, 加费二石, 始获批单。”
- 科经 佛教语。 谓法师按宗派的家法判析经典的内容体系和结构。 ▶ 《<楞严经>序》: “科经者, 合理行为正宗, 离正宗为五分。”
- 科籍 1. 指登科录之类。 ▶ 明 李东阳 《送乔生宇归乐平》诗: “我友中书君, 十年抗师席。 当时门下士, 往往继科籍。” 2. 指 明 清 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 ▶ 《明史‧职官志三》: “凡日朝, 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 珥笔记旨。 凡题奏, 日附科籍, 五日一送内阁, 备编纂。”
- 科结 1. 依科条结案定罪。 ▶ 《晋书‧王浚传》: “时有八百馀人, 缘 石头城 劫取布帛, 臣牙门将军 马潜 即收得二十馀人, 并疏其督将姓名, 移以付 浚 , 使得自科结, 而寂然无反报, 疑皆纵遣, 绝其端绪也。” 2. 盘绕发辫而成的头髻。 ▶ 《后汉书‧东夷传‧韩》“大率皆魁头露紒” 唐 李贤 注: “魁头犹科头也, 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
- 科算 见“ 科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