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堆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亦作“ 离碓 ”。 古地名。 在 四川省 都江堰 。
▶ 《史记‧河渠书》: “ 蜀 守 冰 凿 离碓 , 辟 沫水 之害, 穿二江 成都 之中。”
▶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 “﹝碓﹞古‘堆’字也。”
▶ 宋 范成大 《怀古亭》诗题注: “ 怀古亭 在 永康 离堆 之上。
▶ 离堆 分 岷江 水, 一派溉 彭 蜀 , 而支流道 郫县 以入于 府江 。”
2. 山名。 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
▶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 阆州 之东百馀里, 有县曰 新政 。
▶ 新政 之南数千步, 有山曰 离堆 。 斗入 嘉陵江 , 直上数百尺, 形势缩矗, 欹壁峻肃, 上峥嵘而下回洑, 不与众山相属, 是之谓 离堆 。”
- 离 (離)lí ㄌㄧˊ1)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分...
- 堆 duī ㄉㄨㄟˉ1)累积在一起的东西:~栈。~房。土~。2)累积在一起...
- 离境 líjìng(1)[leave a country]∶从一个国家离开(2)[exit]∶离去离境去美国
- 离堂 饯别之堂。 ▶ 南朝 齐 谢朓 《离夜》诗: “离堂华烛尽, 别幌清琴哀。” ▶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诗之一: “离堂思琴室, 别路绕山川。” ▶ 唐 罗邺 《春夜赤水驿旅怀》诗: “一星残烛照离堂, 失计游心归渺芒。”
- 离声 别离的声音。 ▶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 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 宾御皆涕零。” ▶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 “芳草 灞陵 春岸, 柳烟深, 满楼弦管。 一曲离声肠寸断。” ▶ 明 皇甫冲 《于岩石山眺东西两湖》诗: “樯乌有离声, 矶鸥无并翼。”
- 离域 指京城郊外。 ▶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 “王城离域有佛寺, 号 兴善 , 寺之次也。”
- 离多会少 离多会少 基本解释:离别的时候多,在一起的时间少。
- 离城 1. 犹言离宫别馆。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 古城 者, 吴王 阖庐 所置美人离城也。 去县七十里。”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 巫欐城 者, 阖庐 所置诸侯远客离城也, 去县十五里。” 2. 古地名。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舒鸠 人卒叛 楚 , 令尹 子木 伐之, 及 离城 , 吴 人救之。” ▶ 杨伯峻 注: “ 杜 《注》, ‘ 离城 、 舒鸠城 ’, 则当在今 舒城县 之西, 为 楚 军至 舒鸠 所经之邑。 ▶ 洪亮吉 《诂》谓即 锺离 , 不知 锺离 在今 安徽 凤阳县 东北二十里, 远在 舒鸠城 东北, 楚 伐 舒鸠 , 断不至行军至此。”
- 离奇 líqí不平常;出人意料:情节~ㄧ~古怪ㄧ~的故事。
- 离垢地 佛教语。 指解脱烦恼之佛国境地。 ▶ 《唯识论》卷九: “离垢地, 具净尸罗, 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 明 破悭道人《一文钱》第六出: “自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 地地相乘。”
- 离奇古怪 lí qí gǔ guài 【解释】十分奇特少见【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示例】杨朔《赤道雪》:“一时间好像沉进洪荒远古的宁静里,忘记自己,脑子里幻出~的神话。”【拼音码】lqgg【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奇特的东西
- 离垢 佛教语。 谓远离尘世烦恼。 ▶ 《维摩经‧佛国品》: “远尘离垢, 得法眼净。” ▶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 “大招离垢之宾, 广集应真之侣。” ▶ 唐 李邕 《国清寺碑序》: “所以信士永言, 至人驰想, 不远万里, 有以一临离垢道场, 遇之即是。” ▶ 清 戴名世 《蓼庄图记》: “说者谓 渊明 生当 晋 宋 之际, 志欲弃尘离垢, 高举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