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琴瑟和同
基本解释: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 和同 1. 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 和谓可否相济, 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 无所差异。 和能生物, 同无所成。 ▶ 《国语‧郑语》: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 故先王……务和同也。” ▶ 韦昭 注: “和谓可否相济, 同谓同欲。” ▶ 《国语‧周语中》: “和同可观。” ▶ 韦昭 注: “以可去否曰和, 一心不二曰同。 和同之道行, 则德义可观也。” ▶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 何晏 集解: “君子心和,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 然各争利, 故曰不和。” ▶ 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 “君子尚义, 故有不同;小人尚利, 安得而和?”参阅《左传‧昭公二十年》。 2. 和睦同心。 ▶ 《管子‧立政》: “大臣不和同, 国之危也。” ▶ 《汉书‧吾丘寿王传》: “今 汉 自 高祖 继 周 , 亦昭德显行, 布恩施惠, 六合和同。” ▶ 宋 欧阳修 《笔说‧富贵贫贱》: “凡事不和同, 则不济。” ▶ 明 柯丹丘 《荆钗记‧合卺》: “夫妻到老两和同。” ▶ 黄远生 《政界内形记》一: “国务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进行者, 则组织之始已种其因, 固无可言矣。” 3. 调和。 ▶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天气下降, 地气上腾, 天地和同, 草木萌动。” ▶ 《素问‧生气通天论》: “筋脉和同, 骨髓坚固。” ▶ 《淮南子‧俶真训》: “含阴吐阳, 而万物和同者, 德也。” ▶ 《宋史‧乐志十三》: “天人和同, 恩泽洋普。” 4. 夥同;合夥。 ▶ 《唐律疏议‧名例四‧略和诱人》: “和同相卖者, 谓两相和同, 共知违法。” ▶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 “和同相卖为奴婢者, 各断一百七。” ▶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 “﹝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 而事权归两院矣。” 5. “和光同尘”的略语。 ▶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 “治惟尚和同, 无俟于謇謇。” ▶ 龚颐正 《续释常谈》引 唐 韩偓 《金銮密记》: “上执 偓 手, 涕泣曰: ‘我劝你且和同, 果如此, 有何利益苦杀人!’”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 “余私念助人为理, 覆人之产, 不祥;自折其志, 苟为和同, 不义。” ▶ 钱锺书 《围城》三: “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乾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参见“ 和光同尘 ”。
- 琴瑟 qínsè琴和瑟两种乐器一起合奏,声音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甚笃。
- 和如琴瑟 hé rú qín sè 【解释】比喻夫妻相亲相爱。【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拼音码】hrqs
- 琴瑟不调 ①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 琴瑟之好 qí sè zhī hǎo 【解释】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示例】他们俩海誓山盟,愿永结~。【拼音码】qszh
- 琴瑟调和 qín sè tiáo hé 【解释】比喻夫妻恩爱。【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拼音码】qsth【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琴瑟和好 琴瑟和好拼音:qín sè hé hǎo 注音:ㄑㄧㄣˊ ㄙㄜˋ ㄏㄜˊ ㄏㄠˇ 成语解释琴瑟和好【拼音】:qín sè hé hǎo【解释】: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 琴瑟和谐 琴瑟和谐 基本解释: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 琴瑟失调 琴瑟失调拼音:qín sè shī tiáo 注音:ㄑㄧㄣˊ ㄙㄜˋ ㄕㄧ ㄊㄧㄠˊ 成语解释琴瑟失调【拼音】:qín sè shī tiáo【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出处】:《汉书·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示例】: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九回
- 琴瑟相调 琴瑟相调 基本解释: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 琴理 关于弹琴的道理、法则。 ▶ 宋 程正敏《剡溪野语》: “ 范文正 尝问琴理于 崔遵度 , 崔 曰: ‘清丽而婉, 和润而远。 ’” ▶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惟恐你不知琴理, 若讲得有理, 就不做官, 亦非大事。” ▶ 《红楼梦》第八六回: “上头讲的琴理甚通, 手法说的也明白。”
- 琴溪 水名。 在 安徽省 泾县 东北, 传说 琴高 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 唐 李白 《宣城长史弟赠鹤》诗: “令弟佐 宣城 , 赠余 琴溪 鹤。” ▶ 唐 赵嘏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诗: “山连 谢 宅馀霞在, 水映 琴溪 旧浪春。”参见“ 琴高鱼 ”, 参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