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铄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iú jīn shuò shí
【解释】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示例】季月烦暑,~,聚蚊成雪,封狐千里。(《南史·梁武帝诸子传》)
【拼音码】ljss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
【英文】(hot enough to) make rocks and metals melts--sweltering < extreme heat will melt away stone>
- 流金 1. 谓高温熔化金属。 多形容气候酷热。 ...
- 铄 (鑠)shuò ㄕㄨㄛˋ1)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金。2)消毁,消...
- 石 shí ㄕˊ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铄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解释】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拼音码】sslj【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酷热
- 金铄 谓金为火所销。 语本《史记‧天官书》: “火与水合为焠, 与金合为铄, 为丧, 皆不可举事。” ▶ 《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南朝 陈 周弘让 《答王裒书》: “云飞泥沉, 金铄兰灭。” ▶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 “镆耶之锋, 冰销于倏然;辕门之器, 舍铄于斯须。” ▶ 元 《题山中所有》诗: “火流金铄锦袄子, 霜降木落玉面狸。”
- 流金 1. 谓高温熔化金属。 多形容气候酷热。 ▶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九: “臣闻理之所开, 力所常达;数之所塞, 威有必穷。 是以烈火流金, 不能焚景, 沈寒凝海, 不能结风。” ▶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 “且困流金炽, 难成独酌谣。” ▶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 “当夏五六月, 赤日流金, 道多病暍者。” 2. 沙金。 ▶ 晋 潘岳 《萤火赋》: “若流金之在沙, 载飞载止。” 3. 涂饰泥金。 ▶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 “一个姓 周 , 著玄华冠, 服绿毛帔丹霄飞裳, 佩流金铃。” ▶ 元 张可久 《湘妃怨‧武夷山中》曲: “落花流水出桃源, 暖翠晴云满药田, 流金古像开香殿, 步虚声未远。” ▶ 《红楼梦》第五三回: “ 尤氏 上房, 地下铺满红毡, 当地放着象鼻三足泥鳅流金珐琅大火盆。”
- 烁玉流金 见“烁石流金”。
- 烁石流金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 流铄 见“ 流金铄石 ”。
- 流镝 疾飞的箭。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故轻罗雾縠, 冶服之丽也, 而不可以御流镝。”
- 流量 liúliàng①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处断面的流体的量。通常用立方米/秒或公斤/秒来表示。②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道路的人员、车辆等的数量:旅客~ㄧ交通~。
- 流闻 1. 辗转传闻;流播。 ▶ 《后汉书‧刘盆子传》: “吏人负献, 辄见剽劫, 流闻四方, 莫不怨恨。” ▶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 “流闻东军失备, 师徒小衄。” ▶ 《新唐书‧房管传》: “始, 邠 以武将领刺史, 故纲目废弛, 即治府为营, 吏攘民居相淆欢。 ▶ 管 至, 一切革之, 人以便安, 政声流闻。”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盖其少年欲有所济于天下, 而托之讽谕, 冀以流闻宫禁, 裨益时政。” 2. 指传闻之事。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今即位十五年, 继嗣不立, 日日驾车而出, 泆行流闻, 海内传之, 甚于京师。”
- 流里流气 liúliliúqì[rascally behaviourism;hooliganism]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街头流里流气的人又多了起来
- 流阴 1. 浮云。 ▶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 “万木分空霁, 流阴中夜攒。” 2. 飘动的阴影。 ▶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 “大壑生秋云, 流阴被芳甸。”
- 流采 三国 魏文帝 的剑名。 ▶ 《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其三剑一曰飞景, 长四尺二寸;二曰流采, 长四尺二寸。”按, 《初学记》卷四作“流彩”。
- 流陨 坠落。 ▶ 《汉书‧谷永传》: “四月丁酉, 四方众星白昼流陨。”
- 流酥 即流苏。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百花狮子》: “ 曲江 贵家游赏, 则剪百花装成狮子相送遗。 狮子有小连环, 欲送则以 蜀 锦流酥牵之。” ▶ 明 唐寅 《江南四季歌》: “销金帐掩梅梢月, 流酥润滑钩珊瑚。”参见“ 流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