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íngōng
①在政府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
②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 民 mín ㄇㄧㄣˊ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
- 工 gōng ㄍㄨㄥˉ1)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 民师 1. 古代管理民事之官。 ▶ 《左传‧昭公十七年》: “自 颛项 以来, 不能纪远, 乃纪于近。 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则不能故也。” 2. 民众的师表。 ▶ 《汉书‧武帝纪》: “谕三老孝弟, 以为民师。” 3. 民办学校教师的简称。 ▶ 《光明日报》1988.11.18: “冒领民师补助, 截留建校经费, 双庙小学校受到处分。”
- 民屯 古代屯田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政府招募无地农民集体耕种官田或垦荒, 按规定纳粮。 ▶ 汉 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税粮和军队给养, 均采取过此项措施。 ▶ 《元史‧兵志三》: “ 世祖 至元 十二年, 立 曲靖路 民屯, 拘刷所辖州郡诸色漏籍人户七百四十户立屯。” ▶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上》: “有所谓民屯者, 如 唐 初行民屯, 及 天宝 间, 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馀万斛是也。”参见“ 屯田 ”。
- 民常 人们所遵循的伦理道德。 ▶ 《国语‧晋语七》: “若欲暴虐以离百姓, 反易民常, 亦在今日。” ▶ 《管子‧侈靡》: “夺馀满, 补不足。 以通政事, 以赡民常。”
- 民屋 民家房屋。 ▶ 《魏书‧太祖道武纪》: “旌旗骆驿二千馀里, 鼓行而前, 民屋皆震。” ▶ 《宋史‧五行志二下》: “ 饶州 番阳县 有妖鸟, 凫身鸡尾, 长喙方足赤目, 止于民家数日, 弹矢不能中。”
- 民庭 míntíng民事法庭的简称。
- 民居 mínjū民房:江南~。
- 民庶 庶民, 百姓。 ▶ 《管子‧国蓄》: “人君铸钱立币, 民庶之通施也。” ▶ 《后汉书‧党锢传‧刘佑》: “民庶穷困, 州郡累气。” ▶ 《周书‧王子直传》: “ 淮 南民庶因兵寇之后, 犹聚为盗。” ▶ 宋 范仲淹 《奏赎法等三事》: “臣请陛下日修至仁之德, 下及民庶。”
- 民富国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民康物阜 mín kāng wù fù 【解释】人民平安,物产丰富。【拼音码】mkwf【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 民富国强 mín fù guó qiáng 【解释】人民富裕,国家强盛。【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拼音码】mfgq【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